笔尖在鞋摊上飞扬
1963年,他出生在湖北省武穴市石佛寺镇一个穷困的农家。
童年的回忆总是和寒冷连在一起。冬天,他用草绳扎紧裤管,寒气还是像针一样刺进肉里。多年后,他买了一条绒裤,热得冒汗,惊喜世间竟有如此保暖的衣物。后来他才明白,原来小时的棉裤,早被哥哥姐姐穿得徒剩其名了。
小学的课堂上,当老师朗读《一捆教科书》中的“指导员英勇献身”的情节时,他忽然感到喉头哽塞了,他细腻的情感被故事所触动,从此对文学产生了强烈的爱好。
中学时,他的作文常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全班朗读和讲评。一个看似遥远的文学梦在幼小的心灵开始生根发芽。
对一个生在贫寒之家的孩子来说,文学是一分奢侈。而这个叫毛银鹏的小伙子偏偏痴迷这分奢侈。他宁愿挑粪也不愿割稻,只为“省下时间读书”。乡下买不到多少书,他把语文课本找出来,从小学一年级的课文读起,课后的习题,一道不落地重做。
1981年,毛银鹏高考落榜。在城区工作的舅舅先后把他安排到砖瓦厂烧砖,到碎石厂、五金厂做杂工。他利用所有空闲时间读书,每月35元的工资都被他用来买书看。在做临时工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写了大量的日记,积累了越来越丰富的生活素材。做临时工,“别人甩锤我握钎时,我总用左手,右手避在一边。坐车时也总是左手靠窗,就是为了保护右手,好捏笔。”
1986年,他到一家理发店当学徒,当学徒没有时间看书,只有上厕所和排队挑水的时间可利用。他挑水时老让人,邻居们夸他是活雷锋,终惹得师傅脸变色。半个月后,他自己开起了理发店。白天他给小孩和民工理发,晚上就在这里看书写稿。找对象,他首先问人家“是否高中毕业:是否爱好文学?”如不是,便免谈。一些编辑老师被他的执著所感动,来信鼓励他“多读书、多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素材”。为了提高文学素养,他还参加了文学函授班。一次参加县里的文学爱好者笔会,别人要他发言。他说,现在是农忙,你们在这里争了半天,也就议论那个女人端着茶杯时该不该穿衣服,你们要多看点名著,讨论点有意思的。直言惹来众多白眼,从此他不再参加此类笔会。1995年年底,他在家乡武穴开鞋店,生意颇为红火,但却招来了一些同行的忌妒,结果他的鞋店遭到了一帮小混混的打砸。毛银鹏不得不远走他乡。
那段日子里,他先后创作小说、诗歌和散文10万余字。
2000年,他带着妻子来到北京,在前门租了一个摊位卖鞋。进京做生意对他只是谋生手段,更重要的还是想实现自己的文学梦。当时,一家四口租住在一间不足15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没有条件写作,他就随身带着笔记本记录素材,把稿纸带到鞋摊,趁生意的空当写文章。
他给全国所有知名文学刊物投过《故人西辞》,都是泥牛入海。来到北京后,他发现《北京文学》编辑部竟然离他的鞋铺不远。他把稿子进去,三个月后去问,编辑没看;又等三个月,编辑没看;再等三个月,编辑还没看。倒是杂志社卖书的大姐记住了他,把他的书稿交给另一位编辑。
后来,他的《故人西辞》再次征服评委,获第三届老舍文学奖。
如今,毛银鹏依然在前门胡同里打理自己的鞋店。“创作源泉来自平凡的生活,过贵族化的日子,写平民的生活我做不到!”3个孩子渐渐长大,“我要尽到父亲的责任,让孩子们能健康成长。”但只要一有空,他还是趴在出租屋的桌上,昏黄的灯光下,用一台老式电脑,敲击出自己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他对文学的追求不会停止。他认为自己是用生命来写作,笔下淌去的不是墨水,而是鲜血。
来源链接:http://mip.zidianfy.com/gushihui_3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