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想象力谈恋爱
元旦那天,他举行婚礼,只是新娘不是我。
站在离他十米开外的地方观礼,看他拥新娘入怀,已为人妇的我心里仍翻腾着吃醋的感觉。的确不甘只是朋友,因为我视他如初恋。
那是台剧《流星花园》刚开播的2002年,我读高三,终于成了张鹏的同桌。这是我蓄谋已久,还主动讨好老师求来的。因为我喜欢张鹏,也相信他喜欢我。
张鹏的性格颇像《流星花园》里的道明寺,不苟言笑,霸道也暴躁。高中时代,大家最喜欢坏男生的好,我也不例外。
担任纪律委员的他,管理纪律时总会咆哮:“别吵了,谁再吵我就把谁拎出去!”班里立马鸦雀无声。一次,我故意挑衅地接话;“不就说说话么?”本以为他会像以往一样,在“政权”被撼动时怒不可遏,可他竟然笑了。
暗恋的开始,往往是认定自己在对方心里的特别地位,进而不断放大这种特别。
更加深信自己的重要位置,是室友教我的“百度验证法”。那时的网络并不发达,我按室友所说,在百度的任务栏输入“比张鹏更喜欢李甜甜的人”,出现的竟是“没有查找到结果”。室友在旁感叹:“连百度都找不到比他更喜欢你的人了。”
我附和着点头,即便知道这样的测试毫无意义,还是死乞白赖地成了张鹏的同桌。
刚开始的同桌生活很文艺、很小清新。我会趁午睡虚着眼偷看他的侧脸,会帮他整理笔记,会在他生气郁闷时陪他聊天。他偶尔也回应我,给我特别关怀,比如,我俩上课讲话从不记我违纪。
之后,因为熟悉了他的作息习惯,我几乎能在校园的各个地方假装与他偶遇,包括男厕所门口。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教室拐角处的偶遇。我们的教室在三楼,要拐个弯儿才能顺楼梯下楼。我常会掐准他回教室的时间,飞奔出教室,指不准就能在拐弯处撞个满怀。这个游戏屡试不爽。直到有一次,我的“冒失”撞上班主任,看他为遮住秃顶而由左向右搭的耳发飞起来后,我只好放弃这种危险系数很大的游戏。
还是默默陪伴才能日久生情,我想。我们日渐熟悉,张鹏对我也愈加照顾。经常帮我指导功课,还时不时给我带些小礼物。有段时间,我迷上收集零食袋里的卡片,他便用一星期的生活费买下小卖部里所有有卡片的零食。
为了回报他,我买了很美的信纸,用左手给他写鼓励信,也因此养成了早起的好习惯。我六点起床,打着电筒在纸上一笔一划地写着:“鹏,昨天你的球衣很帅气,我很喜欢。我也看了你这月的月考成绩,考得不错,我们继续一起加油。”而后借着月光,跑到教室,趁空无一人时,塞到他的抽屉里。
张鹏似乎接受了我的鼓励,和我说话的时间渐渐少了。我曾试探过纸条的事情,问他怎么这么努力。张鹏说了句掏心窝子的话:“为了喜欢的人。”就是这句话鼓励我走完了整个苦闷的高三。
可后来才知道,这句话压根不属于我。高三刚完,张鹏就和班里晚自习走得最晚的于英确定了恋爱关系。我捶胸顿足:“难道他以为是她写的纸条?走得晚不代表会塞纸条啊。”可我最终都没有勇气去求证。不过,张鹏还是给了我安慰奖。他给我留的同学录,是文科不好的他写得最多字的。末尾,还附上一句“Justlikeyou!”
我又看到了生机,兴奋地和几个闺蜜分享,“看,张鹏写的‘我只喜欢你’,他和于英根本不是真爱,他只喜欢我。”
闺蜜愕然,看完后又瞬间被雷倒,她们指着“Justlikeyou”前的一句话“这种明快的翠绿色就像你。”
他是说“就像你”?我觉得糗大了,但始终不愿相信。直到收到他和于英的结婚请帖。请帖上赫然写着:“13岁,初中,我们同班,天真地把彼此放在心底,等待花开的季节;17岁,高中,相知相爱,同学成为恋人,激情的爱伴随青春……”
婚礼前两天,我们几个老友约他相聚。喝得酩酊大醉后,有朋友借酒意问他对我的看法。他望着我,一脸醉意:“我知道这傻妞曾经以为我喜欢她。”
我撅嘴辩驳,朋友们笑倒一片。这个公开的秘密,已没法掩盖。可青葱岁月里,谁没和自己的想象力谈过一场恋爱。况且,这种恋爱的用情深度并不亚于相爱。
来源链接:http://mip.zidianfy.com/gushihui_3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