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故事会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孟母的四个传说故事

孟母的四个传说故事

至少在中国,母亲对子女的教育很重要,传统社会就这么认为的。比如孔子,比如孟子。

尤其是孟子,在汉代,就出现了很多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这些传说反映出儒家的一些价值理念和立场,但未必是史实。东汉时,赵歧为孟子作注,谈及孟子,连他的字都不清楚了,“字未闻也”;何况其父母。大约都是汉代人好心作出来的伪史。

很多人都知道的是“孟母三迁”,旨在说明环境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另有“孟母断机”,也是教育孩子要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的。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那么,不甚为人所知的,还有所谓“买肉啖子”一事。出自《韩诗外传》。说是邻居杀猪——有人说不是曾子杀猪。不止曾子杀猪,孟家的邻居也杀猪的——说是邻居杀猪,孟子问,他们干嘛杀猪?孟母随口说,杀了给你吃的。说完就后悔了,心想,我怀这个孩子的时候,“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目的就是“胎教之也”——现在流传的所谓“胎教”,就是出自这里——现在这样,不是教之不讲信用吗。于是到邻居家,买了肉给孟子,以实现诺言。其实跟传说中的曾子杀猪讲的是一个道理。两事同源,也可证其伪。

第四个传说,知道的人就更少了,也自出《韩诗外传》,另见于《列女传》,一般称之为“孟子出妻”。说孟子的妻子一个人在家,“踞”,就是说在家一个,蹲着。上古时候,中国人一般是“跪坐”,蹲是很礼貌的行为。孟子见了,出来跟孟母说,妻子“无礼”,要休掉她。孟母问为什么?孟子说她竟然“踞”。孟母问,你咋知道的?孟子说我亲眼看见的。孟母就说了,这不是你妻子无礼,是你自己无礼。礼书明明白白说,“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意思是说,进大门前要喊下有没有人在家,进屋子前要敲敲门什么的,让人知道你要来,不要乘人不备。就算是夫妻,也要如此,所谓相敬如宾嘛。孟母就说,现在你进入到家里很隐私的地方,一声不吭地进入,还看到人家失礼的样子,这是你的不对了,是你失礼在先。孟子很自责,再也不敢提休妻的事儿了。

孟母真不简单,深明大义,如把意义引申一下的话,就是孟母深知不能陷人于恶,就好比你明明知道有些东西人情所不能免,你不能制定个办法禁止他,因为这是刻意侵害啊。

儒家跟法家的大不同,其一就是法家“政作人所恶”,而儒家则温情得多。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mip.zidianfy.com/gushihui_37643/
网友关注故事会
精品推荐
热门故事会推荐
  • 庆贺对联
  • 科普动态
  • 搞笑谜语
  • 谐音笑话
  • 英语笑话
  • 天气谚语
  • 团结合作的谚语
  • 夫妻笑话
  • 成语造句
  • 禅理故事
  • 绕口令
  • 中国神话故事
  • 医疗笑话
  • 内蒙古方言
  • 河南方言
  • 对联撷趣
  • 法制故事
  • 带水歇后语
  • 挽联
  • 科普知识
  • 部首
  • 爱情故事
  • 绕口令大全
  • 微博段子
  • 港澳台地区方言
  • 手机笑话
  • 长篇鬼故事
  • 暴风雪里的夏天
  • 人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