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故事会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国家兴亡哪管得 满城争唱叫天儿

国家兴亡哪管得 满城争唱叫天儿

有人说二百七十年的大清朝是唱完的。有《竹枝词》这样写道:"国家兴亡哪管得,满城争唱叫天儿"、"供奉内廷恩遇隆,金钱屡赐未医穷。就中最有愉心事,确是堂堂四品翁。"这说的是京剧艺人谭鑫培技艺高超,受到西太后恩宠,赏赐四品顶戴以及京城上下痴迷京剧的情景。

和唐朝的梨园一样,清朝也有专门管理戏曲的机关,康熙时有南府,又称内学,乾隆时有外学,道光时有升平署,最多时内外学的艺人达两千人,还要招聘社会艺人进宫演艺,即所谓内廷供奉。凡帝、后的喜庆之日,都要唱戏庆祝。如为帝、后祝寿为"九九大庆",要演《富贵长春》、《海渥添筹》、《天宫赐福》等;宫中喜庆事为"法宫雅奏",届时要演戏;各节令为"月令承应",也要演戏;每月初一、十五为"朔望承应",即一般娱乐演出。

据说西太后看戏很精,光绪皇帝更是相当内行,喜欢乐器,偏爱司鼓,尺寸、点子都非常讲究,完全可以上场司鼓。有名的太监李莲英可以和谭鑫培合演《八大锤》、《镇潭州》。一次为西太后祝寿演出《黄鹤楼》,由光绪皇帝演赵云,李莲英演周瑜,内学太监印刘演刘备,喜刘演孔明,杨五演张飞。上面有如此嗜好,下面就更是厉害。如肃亲王善耆工老生,其弟工花旦,溥侗工小生,载涛以武戏《安天会》享名。

据升平署档案记载,清宫剧装有两万零四百箱,在西太后的亲自参与和主持下,历经十二年,把二百零四本《昭代箫韶》由昆腔改为京剧剧本。甚至连演出中的技术问题她也要亲自过问。如"光绪二十一年某日上传:全部使用大堂单皮鼓,禁用小堂单皮鼓";"光绪二十六年某日,老佛爷传:谭鑫培、罗寿山演《天雷报》添五雷公、五闪电,张继保魂见雷公打八十下,改小花脸,添开道锣、旗牌各四个,中军一名"。由此可见清朝贵族们对京剧之热衷。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mip.zidianfy.com/gushihui_4255/
网友关注故事会
精品推荐
热门故事会推荐
  • 团结合作的谚语
  • 安徽方言
  • 现代故事
  • 重庆方言
  • 部首
  • 成败故事
  • 校园鬼故事
  • 居家卫生
  • 山东方言
  • 对联故事
  • 英语谚语
  • 香港方言
  • 对联技巧
  • 科技史话
  • 安徒生童话
  • 汉语字典
  • 拼音
  • 交通笑话
  • 成语谜语
  • 故事会
  • 广东方言
  • 乔迁对联
  • 2023年最新歇后语
  • 鼠年对联
  • 爱情故事
  • 名胜古迹对联
  • 节气谚语
  • 一语多义的歇后语
  • 谐音歇后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