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故事会 传奇故事 历史故事 古代夫妻关系处理得最好的一位皇帝

古代夫妻关系处理得最好的一位皇帝

公元1187年,赵构先吴氏而去,结束了两人长达近60年的婚姻。从公元1128年吴氏被选进宫之时开始算起,到公元1187年赵构去世,吴氏和赵构两人稳稳携手走完了一个金婚又9年,创造了中国皇室婚姻史上的一个奇迹。

14岁在“选秀”中脱颖而出

1128年,刚满14岁的吴氏恰逢“全国选秀”,因为她容貌端庄,所以很快就被选入宫中,之后又被封为才人

吴氏之所以能够被赵构宠爱,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她的口才。譬如有一次,赵构等君臣在海上航行,突然“有鱼跃入御舟”,吴氏不失时机地说道:“此周人白鱼之祥也。”要知道,当时北宋刚灭亡,金兵大举南下,恐慌无助的赵构君臣只好“入海避敌”,在温州沿海漂泊了4个月之久。前有恶浪,后有追兵,窘迫之状可想而知。此时赵构听了这样的吉利话,心里自然非常高兴,马上封她为和义郡夫人。到达目的地后,吴氏又被进封为才人。

危难时她是赵构的“保镖”

为了保护丈夫,吴氏身披铠甲头戴钢盔,腰挎宝刀,整天跟在赵构身边。而那个时候的赵构最缺的就是安全感

吴氏能够讨得赵构的欢心,并不单单只凭伶牙俐齿,她对丈夫可以说是爱到极致。

吴氏刚入宫时,赵构并不知道她会武功,只是见她平时行走如风一般,性格豪爽,不拘小节,于是很喜欢和她谈天说地。可以说,赵构最先是把她当成知己看待。赵构夫妇的性格正好互补,男人像女人一样柔弱如水,女人像男人一样刚烈要强。这样的性格在南宋朝廷外有金国强兵压境,内有兵痞、刁民作乱时显现无疑。

当时,吴氏为了保护丈夫,身披铠甲头戴钢盔,腰挎宝刀,整天跟在赵构身边充当“私人保镖”。而那个时候的赵构最缺的就是安全感,对于能给自己安全感的吴氏自然会记在心间。金兵退却之后,赵构对吴氏更加欣赏。

《宋史·后妃传》中曾提到,在赵构刚做皇帝的初期,有一次,宫廷卫士因不满宦官的胡作非为,突然包围行宫,诛杀宦官,发生兵变。闯进宫内的士兵“问帝所在”,吴氏不惊不慌,用智慧和胆略哄骗过去,帮赵构躲过一险。

除了胆识过人,吴氏的文采也非常好。众所周知,宋朝皇帝的文人气息都很浓郁,赵构也不例外。他眼见身边的吴氏能文能武,自然对其另眼看待,因此吴氏“晋升”得很快,不久就被封为“婉仪”,继而又成为“贵妃”。

婆婆是其登上后位的“法宝”

为了讨好婆婆,聪明的吴氏深知婆婆之心。在宪节皇后去世后,吴贵妃便成了皇后的热门人选,并最终得到婆婆的支持

赵构的母亲韦太后由金国还朝后,已是贵妃的吴氏对太后的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使得饱受惊吓之苦的婆婆对这个知冷知热的媳妇也非常满意。

为了向婆婆示好,吴氏曾命人绘制《古烈女图》放在宫中每日赏析,还挂了一块“贤志”的牌匾。这两件事看似普通,其实深有寓意。因为韦太后曾以“亡国之妃”遭金人掳掠,心里有很多难言之隐。吴氏能够在宫中挂上“烈女图”以明志,使“忍辱偷生”的韦太后自然宽慰许多。

因此,在宪节皇后去世后,吴贵妃便成了皇后的热门人选。经过韦太后的一番劝慰,赵构终于在公元1143年正式册立吴氏为皇后。

非亲子孙对其极为尊重

虽然没能育有子嗣,却得到高、孝、光、宁四朝皇帝的尊重。遇到大事时,几朝皇帝都愿意请教吴氏

赵构在他惟一的儿子病死后,后宫便再无生育。无奈赵构只好召宗室赵伯琮入宫,收为养子,命张贤妃育之。

当时还是才人的吴氏,因为没能育有子嗣,也积极申请“得育一子”,于是收宗室赵伯玖(更名璩)为养子。后来,张贤妃不幸病逝,吴皇后便将赵伯琮一并收养。

吴皇后对待两个养子并没有小心眼地“亲疏有别”,而是“视之无间”。吴皇后发现伯琮恭俭勤敏,聪慧好学,堪当大任,所以毫无芥蒂,积极说服赵构将其立为太子,改名为赵慎。值得一提的是,赵慎并不是宋太宗赵光义一系,而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因此,赵慎即位,皇权便又转入宋太祖一系。

吴氏先后经历了高、孝、光、宁四朝,这些南宋皇帝虽然心肠都还不错,可都是软弱无主见之人,好在还有这么一位坚强有主见的女人替他们撑腰打气。当然,依照吴氏多年积累的宫廷经验而言,也是完全应付得来的事情。

譬如当年光宗曾向奶奶讨教用人之道,吴太后深知政权交替平稳的重要性,也知道这个孙子很昏庸,所以意味深长地告诫他“宜崇尚旧臣”。再如她过八十岁大寿之时,还在为未来皇位继承人———侍奉在身边的赵扩,传授君王之道。

年过八旬仍能化解宫廷危机

朝廷乱成一锅粥的时候,白发苍苍的吴氏再次“出马”,干脆利落地化解了一场宫廷危机,妥当安排好一切之后,全身而退

吴氏经历的这几个皇帝都很有意思,个个都不太爱当皇帝,皆愿做不管政事,只图享乐的太上皇。

吴氏的夫君宋高宗赵构足足当了25年的太上皇,孝宗效法高宗,也做了5年的太上皇。而随后的光宗,因为和孝宗一直不和,又天天受老婆的气(其皇后李氏是历史上有名的妒妇),当了5年皇帝便厌烦了。绍熙五年(1194年)六月戊戌,孝宗驾崩,此时的光宗心神俱疲,也想逍遥做个太上皇。

此时,孝宗去世,光宗又躲着不愿操持政事,甚至亲爹的“祭奠之礼”也以病推托。当时的朝廷已乱成一锅粥,而群臣最信赖的也只有年过八旬的吴老太后了。于是,群臣奏请吴太后“垂帘主丧事”,吴氏开始不许,她并不愿意参与政事。可国不可一日无主,为了江山社稷,吴氏只得再次“出马”,在“梓宫前垂帘”,然后宣光宗手诏,立皇子嘉王为皇帝。第二天,她又按程序册封嘉王夫人韩氏为皇后,然后马上撤帘,干脆利落地化解了一场宫廷危机。

吴氏的个性不像一般女子那样柔情,她和赵构之间的“金婚风雨情”也不是一两个字就可以说得清。她淡泊名利,在宫中只做本分之事,相夫教子,孝敬婆婆,用自己不多的言语向世人证明着她作为一代红颜武侠,终不愧为一国之母。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mip.zidianfy.com/gushihui_47692/
网友关注故事会
精品推荐
热门故事会推荐
  • 广西方言
  • 湖南方言
  • 成语故事
  • 天津方言
  • 内蒙古方言
  • 广东方言
  • 爱情笑话
  • 港澳台地区方言
  • 体育笑话
  • 科技史话
  • 笑话
  • 校园笑话
  • 元旦对联
  • 新疆方言
  • 自然科普
  • 搞笑绕口令
  • 错别字
  • 河南方言
  • 科技前沿
  • 牛年对联
  • 搞笑谜语
  • 团结合作的谚语
  • 西藏方言
  • 儿童谜语
  • 玄幻故事
  • 黑龙江方言
  • 生活
  • 拼音
  • 虎年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