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故事会 人生故事 厂门口的来历

厂门口的来历

开封黄河桥附近,有个叫厂门口的村庄。关于这个村庄的得名,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明朝某年,陈某知封丘县。

封丘县交通闭塞,土地贫瘠,经济落后,是闻名于世的穷县,和鱼米之乡、天府之国有天壤之别。

陈某乃两榜进士出身,无奈既非富户又无官亲,能任封丘令已是不错,做官富县,非他敢想。

封丘县是鸡肋,然而这鸡肋也是十年寒窗熬出来的啊!带着复杂的心情,陈某奔封丘而来。

踏进县界,但见黄沙遍地,荒草杂生。断垣残壁,小道泥泞。老百姓衣衫褴褛,肤瘦肌黄。陈某心中,再生几分悲凉。

俗语曰:千里去做官,为的是吃和穿。陈某虽非贪婪之辈,这衣锦还乡的念头还是有的。再者:治下百姓,度日如年,不是他的光彩;上司那边,不去打点,也会断了前程。

陈某苦思冥想,夜不能眠。某夜,浅浅睡下,但见黄河北岸遍地生银,树挂红彩,鸡犬相闻,老幼怡然。

醒来反思,觉得似是吉兆。

第二天坐轿下乡,行至曹岗古渡口,但见:一望之内,草木稀疏,鸟兽绝迹,土地上生有一层白霜盐碱!

陈某苦笑数声,道句:天绝我也!然而,他是极聪明之人,令人头痛的盐碱地,让他看到了铜钱。

原来,这里可以熬盐熬碱。盐、碱是百姓的必需品啊。

陈某命人四处张贴告示,招收熬盐制碱能手和青壮年村丁,开工兴建盐碱厂。

可能陈某给了盐碱厂一些优惠政策,也可能厂主经营得法,没几年,盐碱厂办得红红火火。

刚开始,盐碱工吃住在此,小饭馆、小百货店,便在此生了根。后来,盐碱工的家属也搬来居住。一业旺带来百业兴,三十六行的生意人,也云聚于此做生意。

人越来越多,就在盐碱厂大门口不远处,渐渐形成了一个村庄。人们把这个村庄取名为厂门口。

后来,海盐内运,土法熬盐制碱已无利可图,盐碱厂慢慢倒闭了。然而,厂门口的家家户户,仍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mip.zidianfy.com/gushihui_48367/
网友关注故事会
精品推荐
热门故事会推荐
  • 经营笑话
  • 交通笑话
  • 法制故事
  • 羊年对联
  • 脑筋急转弯
  • 亲情故事
  • 有关害怕的歇后语
  • 歇后语
  • 家庭笑话
  • 错别字
  • 网络笑话
  • 儿童绕口令
  • 天气谚语
  • 职场故事
  • 关于牛的歇后语
  • 神话传说
  • 西藏方言
  • 文艺笑话
  • 恐怖笑话
  • 创业故事
  • 成语
  • 蛇年对联
  • 浙江方言
  • 居室对联
  • 青海方言
  • 辽宁方言
  • 华东地区方言
  • 中华五千年
  • 虎年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