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故事会 智慧故事 禅理故事 东瓜和尚

东瓜和尚

清朝时代,杭州有一位奇异僧人,因遗其名字,故号为“东瓜和尚。因其嗜食东瓜,人即以此绰号名之。住华严庵,为人缄默,平素既不见其参禅与看经,更不见其念佛及礼拜。衣衫褴褛,半文不蓄,神情奕奕,行动潇洒。唯独终日游行街市,寒暑无间,经十余年,缁素皆莫测其所以。师一生别无知交,唯与邻庵慧照友好。一日,走访照师,而告之曰:“明年新正初六日,吾欲行矣,届时请驾临送我。”照师屈指一算,距行期尚有月余,遂允为送行,决不误期。时光荏苒,瞬间已是新正六日。是日,师一本惯习,仍然游行街市,若无其事,中午犹至法慧庵应斋。斋返,见照师已在其住处候行,师问之曰:“今日我兄光临,有何见教?”照师笑而答言:“师早已与我有约,今日特地前来相送。”师曰:“我真糊涂,若非兄言,几已忘却。”于是,沐浴更衣,焚香礼佛。事毕,跏趺蒲团,而谓照师曰:“我今既行,不可不留一偈,即请兄代为书之。”偈云:“终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世人都不识,别有一天堂。”说偈已,即便怡然而终。

按:古德有言:“念佛不在嘴,参禅不在腿。”这意思是说,真正摄心用功的人,不一定要死板板的拘于形式。所谓:“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纵然忙似箭,不忘阿弥陀。”禅师有云:“处处真,处处真,尘尘尽是本来人。要活泼,要洒脱,时时都是摄心时,处处都是用功处。”若过分的拘泥,反引起人的诟病。同时,身心也不能调摄,工夫反而不易前进。但是,话得说回头,切忌不拘形式而放荡形骸,懈怠成性,无所用心,则上当非浅。最好,如我人环境许可,四事具足的话,还是多做些形式的工夫,借此摄收身心。如学不拘形式,恐我人的根性还不够。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mip.zidianfy.com/gushihui_50093/
上一篇: 聪明的方向
网友关注故事会
精品推荐
热门故事会推荐
  • 百家姓
  • 东北地区方言
  • 猪年对联
  • 澳门方言
  • 河北方言
  • 骂人的歇后语
  • 鸟的歇后语
  • 有近义词的歇后语
  • 鸡年对联
  • 恋爱笑话
  • 广西方言
  • 名人故事
  • 灯谜
  • 历史故事
  • 猴年对联
  • 青海方言
  • 成语
  • 探险故事
  • 辽宁方言
  • 一语多义的歇后语
  • 湖北方言
  • 蛇年对联
  • 经典童话
  • 对联之最
  • 甘肃方言
  • 夫妻笑话
  • 居家卫生
  • 宗教笑话
  • 台湾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