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故事会 传奇故事 历史故事 仇人相见不眼红

仇人相见不眼红

赵尔巽原在御史台当差,按官场说法,这是黑白无常与牛头马面的岗位,专勾人的。人家在衙门吃香喝辣,好不快活,你却持一根绳索,将其勾来,或投牢狱,或投地狱,真是恶人。这当然不是人心本恶,而是职位使然。

赵尔巽既吃这碗恶饭,自然也干过恶事。有个山西按察使史念祖,还不到30岁,平时挺胸拗腰,觑人如无物。上面晓得他做官太嚣张,特调其入曾国藩门下培养。可纵使让曾国藩打磨,此人依然很是高调,于是被曾国藩给撤职了。

史氏帽子掉落,曾国藩是恶人,赵尔巽更是始作恶者之一。赵氏收到了很多举报史念祖的信,他身在御史岗位,不能太尸位素餐,于是明察暗访,收集了不少史氏不良事迹,又发挥写材料的特长,着实参了史氏一本。皇上读了材料,也捶了桌子,批示严查严办。曾国藩便给出了撤职的意见。

没多久,史氏就复出了,放任贵州臬司。他前脚复出,赵尔巽后脚赶来,当了贵州石阡知府,恰是史念祖部下。仇人相见,还不作死地对掐?非也,史念祖对赵尔巽特好,有项目多往赵知府那里批,有资金多往赵知府那里拨,下面有举报赵知府的信,他都给拦下,当着赵知府的面给烧了。

官场冤家,竟然变成了哥们儿,打起了联手。后来有人弹劾史念祖,赵尔巽上表称其功劳,复其巡抚之职,随他赴奉天治赈。

结团出干部,袁世凯最懂,他运用这般手腕也最拿手。袁氏小站练兵,本是兴国大事,但他克扣军饷,放纵兵痞骚扰百姓,搞得天津民怨四起,进而引发了反袁风潮。朝廷派胡景桂前去调查,胡氏查了,果然属实,调查报告据实直写。

而这事没伤袁世凯一根毫毛,因为荣禄将这事压了下来。后来袁世凯任山东巡抚时,胡景桂任山东臬司。若按一般人思维,袁世凯还不找机会剥了胡氏的皮?可袁世凯见了胡氏,一笑泯恩仇。之后,袁世凯有好处都不忘与胡氏分红,子女亲戚就业、包工程,乃至胡氏包二奶,袁世凯都玉成其好事……让胡氏颇为感动。

难道是袁世凯宅心仁厚?若是如此,他不会逆天下大势,复辟当皇帝了。让政敌变死党,他要的是这个效果。

旁人见袁世凯对胡氏很好,都说是袁世凯故意装大度,害怕人们说他报复。这当然对,却也未触根本。袁世凯这么做,是他想要当皇帝,得排除升迁路上的一切阻力;妓女嫖客、小偷大盗,他都要结纳,何况官员?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mip.zidianfy.com/gushihui_52258/
网友关注故事会
精品推荐
热门故事会推荐
  • 植物谜语
  • 安徽方言
  • 整人笑话
  • 饮食健康
  • 顺口溜
  • 节气谚语
  • 法制故事
  • 四川方言
  • 童话故事
  • 世界五千年(古代卷)
  • 禅理故事
  • 民间故事
  • 科海拾贝
  • 河北方言
  • 重庆方言
  • 天津方言
  • 健身美容
  • 居家卫生
  • 黑龙江方言
  • 谐音笑话
  • 动物
  • 湖北方言
  • 玄幻故事
  • 趣味谜语
  • 甘肃方言
  • 友情故事
  • 澳门方言
  • 爱情故事
  • 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