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故事会 人生故事 有外婆,才有澎湖湾

有外婆,才有澎湖湾

30年前产于故乡的木材缓缓合上,遮住了外婆在尘世的最后面容。

我携妻带子,从暴雨滂沱的湖南驾车千里,正是为这最后一面而来。我的祖辈凋零得早。祖母60年前死于伤寒,年仅9岁的父亲把她送上了五岭之巅;外祖父30年前病故时,正值母亲为我生日去街上买猪肉被卡车撞伤住院,全家无法回去奔丧;祖父22年前倒仆于故乡的火塘时,我正在几千里外的福州期考,父母甚至没告诉我。我从未参加过祖辈的葬礼,这唯一一次便是最后一次,我得祖辈的疼惜甚少,而外婆正是将我带大,最疼我的祖辈。

我驾车过衡山时,看到路牌,想起外婆此生唯一一次离开广西,便是来衡山拜佛,眼泪簌簌地流了下来。一路雁南归,过衡阳永州桂林阳朔,熟悉的喀斯特山河扑面而来,车过荔浦,离外婆家蒙山仅几十里路时,泪水模糊了视线,我手足冰凉,只好停车,蹲在广西的稻田边,流着泪默默地抽了一根烟。

外婆走得是极安详的。那天傍晚,舅妈去做饭,一转身,96岁的外婆就静静走了,身旁无人。想来她是不愿惊扰子孙的。

暴雨倾盆的广西午夜里,守灵的人们都已疲乏睡去。我和母亲聊民国往事,外婆在一边静静听我们倾谈。母亲是五个兄弟姐妹中最爱读书的,外婆决意供她上学,所以母亲年幼时就赤脚走在蒙山的寒冬里,跟外婆去割8角钱100斤的草,挑到煤窑卖,如果近些的煤窑恰巧不需要,便要挑到几十里外的其他煤窑。如此艰辛微薄的收入,凑齐了母亲的学费,供她读完了师范,从乡村去到县城。

若无外婆昔年之含辛茹苦,母亲定然无法摆脱种田放牛的命运,而我亦无法走向更苍茫的中国大地。外婆不仅背过童年时的我,也背起了我后来的命运走向。

我今生的波折,外婆不知。她只知我在比秋天更远的远方不停飘荡。我在北京时,她问我天寒地冻怎么熬得过去,我再次离开广西时,她只忧伤地望着我。我没法解释这样的尘世流离,只好不说。两年前的最后一面,我跟外婆说,小时候,你说我的脚食指比拇指长,是劳碌相,如今我的孩子也是这样,你说他以后会如何?外婆淡淡笑着,说:我不记得了。我知她心有祈愿,只愿说吉祥之话。

外婆生于乱世,与肯尼迪、朴正熙同龄,见过无数的风云更迭。她的坟地在夫家孔氏的旧时深山密林。去新坟上香时,母亲告诉我,日军进犯蒙山时,外婆把襁褓中的她放在箩筐里,挑到这里逃难,穿着黄衣的日军扫荡,持旗沿着山下的小河而行,藏在山林中的母亲扁嘴欲哭,外婆说别哭,等下鬼子会听到,边说边把红薯干塞在母亲嘴里,母亲嚼着红薯干,再不哭闹。母亲那一刹若哭出来,只怕亦无今日之我了。

外婆下葬后,我独自来到外婆家外几百米处的梁羽生公园。几十年间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让我很难回忆起童年时的外婆家。当年的贫瘠河山已经变成艳俗霓虹。我缓缓走着外婆牵着我的手曾走过的山路,途经盘旋的七彩瓢虫,途经佝偻着腰的很像外婆的青衫老妪,神情恍惚。

我仿佛望见外婆抱着肥胖的我喊“谁在下面扯脚”,望见她佝着腰在烟熏火燎的灶台煮猪潲,望见她慈祥地喂我吃糍粑,望见她在过往的百年中国大地上,拉扯着成群结队的子孙走过田垄,然后嘟哝一声“走乏了”,在树根沉睡。

她不管我们了,她真的不管我们了,只留下我们在这斜阳里,在这暴戾粗莽的俗世里,各自挣扎浮沉。这人世,忽然万籁俱静下来。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mip.zidianfy.com/gushihui_58766/
网友关注故事会
精品推荐
热门故事会推荐
  • 鸡年对联
  • 内蒙古方言
  • 中国神话故事
  • 辽宁方言
  • 汉字笑话
  • 致富指南
  • 河北方言
  • 动物谜语
  • 台湾方言
  • 黑龙江方言
  • 笑话
  • 同音歇后语(谒后语)大全
  • 甘肃方言
  • 科技前沿
  • 儿童谜语
  • 一千零一夜
  • 对联撷趣
  • 词语谜语
  • 佛教寺庙对联
  • 对联故事
  • 天津方言
  • 十二生肖歇后语
  • 关于动物的歇后语
  • 桥的谚语
  • 健身美容
  • 儿童笑话
  • 暴风雪里的夏天
  • 植物谜语
  • 广西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