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
这个小故事讲的是关于:高尔基。
三月早春,俄国的萨马拉城寒意未消.清晨,路边水洼还结着薄薄的冰.
这天,城内《萨马拉报》编辑部来了个身穿廉价黑上衣的陌生青年.他脸色苍白,体形消瘦.这青年人是由当时著名作家柯罗连科介绍,来《萨马拉报》当编辑的.
几天后,《萨马拉报》上出现了一个时事评述专栏.其中评述的文章虽然经过沙俄新闻检查官的删改,但仍巧妙地披露政府官员的飞扬跋扈,工厂主对工人的野蛮欺压,妇女遭任意毒打等社会上种种黑暗丑陋现象.这些文章都是这个新来报社的青年写的.
两年前,1892年9月的《高加索报》曾经发表过这位青年人的第一篇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作者署名是高尔基.著名作家柯罗连科曾经看过高尔基写的诗,高尔基希望柯罗连科给他些指点.柯罗连科只是细心地指出他文字上的错漏,对内容却不多说什么.高尔基很纳闷,不由得回想起自己二十年来的经历.
高尔基的俄文原意是“苦命的人”,他的生活经历确实艰辛坎坷.这个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姆维奇·别什柯夫的青年人因为家境贫困,连小学都没钱读完,就不得不从童年时代开始当学徒、打工谋生.他喜欢读书,千方百计找书读,果戈理、普希金、巴尔扎克、福楼拜的作品使他着迷.边读书边识字,高尔基的文化水平就这样在读书中逐渐提高.当他离开书本中丰富多彩的内容时,就感到现实生活的平庸乏味.他厌恶自己生活的环境,他看到四周那些陷于贫困的民众,大多数只是怯懦地面对有钱人的欺压,没有勇气抗争.他们用庸俗、自私的小市民习气麻醉自己,同时又伤害别人.高尔基认为应该有更好的生活,他要去寻找,就在十六岁那年离开家乡去了喀山.他想去喀山读大学.
在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国,天下乌鸦一般黑.高尔基的大学梦未能实现,却从伏尔加河畔的一个城市流浪到另一个城市,作坊伙计、码头工人、捕鱼工、守夜人,他干过各种各样的活;也广泛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政治流放犯、感叹生活不如意的知识分子、街头的流浪汉和艺人等等.当他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接触后,才得到启发,渐渐明确了生活的目标.就在这所“社会大学”里,高尔基学着用笔写出他对生活中庸俗的憎恶与对美好事物的歌颂.
一个初夏日的黎明,回到故乡的高尔基与柯罗连科经过彻夜长谈后,并肩漫步在田野上,郊野的空气是那么清新.
“你试试写一点篇幅更大的文章,在刊物上发表吧,是时候了.”这时,柯罗连科才热情地与高尔基谈写作的内容,对他作品提出修改意见,又引荐他去《萨马拉报》.
从此,高尔基的文学创作逐渐成熟了.他的文章激情澎湃,歌颂在黑暗中争取光明、自由的英雄:“勇敢的鹰啊,你在跟仇敌的战斗中流尽了血……将有一天——你那一点一滴的热血会像火花一样,在人生的黑暗里燃烧.在许多勇敢的心里燃起对自由、对光明狂热的渴望……”
高尔基的这篇《鹰之歌》和《海燕》,被俄国民众广泛传颂,鼓舞着人们推翻沙皇的黑暗专制统治.《海燕》用散文诗的象征手法,巧妙地避开了沙俄新闻检查官的删改,这篇预告革命即将来临的作品出版后,在俄国大地上以打字本、油印本等多种形式流传,如同革命的传单.
一天黄昏,正在伏尔加河畔散步的高尔基遭到一个迎面走来的刺客袭击,刺客的匕首扎向他的心脏,幸运的是刀尖刺穿了大衣和外套,被烟盒挡住了.除了行刺,沙俄警察还监视高尔基,多次抓捕、关押他,但最后找不到高尔基犯罪的证据,又不得不释放他.
俄国革命风暴来临的日子越来越近了.1902年在索尔莫沃爆发的五一节示威游行,1905年在圣彼得堡,沙皇军警向手无寸铁的请愿群众开枪,镇压、屠杀民众的情景,一幕幕无法忘却的记忆都烙入高尔基的脑海中.那天游行后,为了避免军警可能的搜查,一些参加游行的朋友在他家中壁炉里,无奈地烧毁了游行的红旗.当他看到火苗将红旗燃成灰烬时,不禁悲愤交加.后来,高尔基用他的笔,艺术化地在《母亲》这部长篇小说中再现了这些,在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将参加无产阶级革命的工人作为英雄歌颂.《母亲》在俄国被列为禁书而遭查封,只能在外国出版.
当高尔基在伦敦与列宁见面时,他吃惊地发觉列宁居然是《母亲》最早的读者之一.原来,列宁是向国外出版商借来高尔基《母亲》手稿进行阅读的.《母亲》在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各国工人中广泛传播,在世界各国无产者中广受喜爱.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后,高尔基又努力创作《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和《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两部长篇小说.
早在1910年时,高尔基就想创作一部通过一个家族的兴衰,反映从农奴制度改革起俄国社会变化的小说.他把自己的构思告诉列宁.列宁听后,启发他说:“我想,你是能够胜任的,但是,现实生活还没给它提供结尾,您应该在革命以后写……”
高尔基又曾把自己的创作构想讲给托尔斯泰听.托尔斯泰也很赞赏:“嗯,这倒是真的,我知道这个,在图拉城有两家人是像这样的.应当把它写出来,可以写成一部大的长篇小说,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他们的鼓励和指点,促成了高尔基最终完成这部反映俄国资产阶级兴衰过程的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然后,他又把精力投入描写俄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历史命运的《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的创作中.在这部作品中,高尔基写了一个经历俄国暴风骤雨历史变革年代的知识分子,故事情节从1877年写到1917年,俄国社会四十年风云变幻、历史事件都一一在书中再现.高尔基为此甚至每天写作十二个小时,但最终因病去世,还是没能完成这部巨著.
除了《母亲》等长篇小说,高尔基还写了剧本《底层》,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等大量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生动反映了俄国十月革命前后的社会面貌,揭露沙俄皇朝的黑暗野蛮,抨击了庸俗、市侩气等人性的弱点,鼓舞人们追求新生活.
高尔基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杰出代表.
以上是字典网为您提供的小故事:高尔基。
来源链接:http://mip.zidianfy.com/gushihui_61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