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鸡汤
她是一位目不识丁的白族妇女,出生于云南洱海边的一个贫穷家庭。亭亭玉立时,遇上了命中的他,一位风流倜傥的富家公子。然而,家境的悬殊,让男方的家庭坚决反对。无奈中,这对情侣比翼双飞,投身革命。
婚后的生活,甜蜜而温馨,爱的结晶也相继出生。可惜,好景不长,就在小女儿出生不久,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蔓延到这个边远的小山村。出身地主家庭的丈夫,虽然曾投身革命,但依然逃不过被批斗的命运。终于,一天夜里,承受不了无休止批斗的丈夫,扔下她和四个年幼的儿女,不知所终。
孤立无援的她,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一下子蒙了。伤心、难过、痛苦、无助、茫然统统不足以’形容她当时的情景。然而,生活还得继续,四个年幼的孩子还需要她。于是,她咬紧牙关,拿出白族女人特有的韧性,用羸弱的身体撑起了摇摇欲坠的家。
那时,她每月只有27块钱的收入,想要喂饱嗷嗷待哺的孩子和自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生活的艰辛早已把她打造成一位农业好手。耕田、犁地,这本属男人们的体力活,她样样精通,可对于这个缺少男人的家庭来说,这还不足以维持一家人的正常生活。无奈,闲暇之余,她带着四个孩子翻山越岭,寻找可以果腹的食物,个中辛酸难以想象。
可就是在这么艰苦的生活中,她却从不怨天尤人,她教导孩子们要感谢生活和自然的恩赐。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她,这样跟孩子说:“人穷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骨气。”简单朴实的话语,让孩子们懂得了母亲的心,并成为他们人生的明灯。
为了改善贫困的生活,她在自家小院里放养了一群小鸡。偶尔的鸡宴成了她和孩子们最丰盛的营养大餐。然而,每次的鸡宴,她却舍不得吃一口好肉。鸡头、鸡脖子,还有孩子们啃过的鸡骨头,就是她在鸡宴中的主菜。至于那锅美味的鸡汤,更是连一小口都舍不得喝,她要留给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们。
酷爱舞蹈的大女儿,13岁那年,被西双版纳歌舞团一眼相中,尽管她极力反对,但为了每月30块钱的生活补助,女儿还是毅然地加入歌舞团,想为母亲分担生活的重担。
那时的大女儿,已经是她生活中的好帮手。小小年纪的她,洗衣、做饭、照料弟妹,甚至田里的农活也与母亲一同劳作。当年,年方7岁的她背着妹妹干活的样子,至今还被村里人戏称为:“蚕豆背豌豆。”
她心疼年少的大女儿,可家里的状况让她不得不接受女儿过早承担生活的重压,唯有以一碗碗温热而营养的鸡汤,来弥补对女儿的愧疚。从大女儿13岁离家,她养了一窝又一窝的鸡。每次女儿回家,她便高高兴兴地杀鸡熬汤,照例一口不喝,全留给女儿。
她责怪大女儿忘本。为了保持苗条的身材,成为舞蹈家的大女儿已多年不吃米饭,她认为不吃米饭就是忘本。责怪的同时,却也理解女儿为舞蹈的付出,更加用心地熬出一碗碗美味的鸡汤。
如今,76岁的她,住在大女儿给她建造的新家里,生活无忧,却依然不肯停歇。挖地、种菜、栽花、植树,忙得是不亦乐乎。当然,还少不了饲弄她那一群鸡。在众多的访谈节目中,著名舞蹈家杨丽萍都会不经意地谈起母亲的鸡汤,她知道这浓浓的鸡汤,代表着母亲对自己的悠悠牵挂和无言的关爱。
把爱浓缩在一碗鸡汤里,一个女人的一生在一碗鸡汤里得以升华。鸡汤里的母亲,坚强、淳朴,却又是那么真实。
来源链接:http://mip.zidianfy.com/gushihui_72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