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故事会 传奇故事 历史故事 邹穆公的两道命令

邹穆公的两道命令

古时,公家也都饲养鹅鸭等禽畜用于祭祀,需要的祭祀品,都由公家负责饲养禽畜的机构提供。战国时,邹国的国君邹穆公下了一道命令,公家禽苑里饲养的鹅鸭一定要用糠粃作饲料,不能用饱满的谷米作饲料。由于祭祀所需,养的鹅鸭数量太多,粮仓里供给公家喂鹅的糠粃断缺了,于是邹穆公下了第二道命令,仓库里没有糠粃,可以用谷米到民间同老百姓去换。饲养鹅鸭的官员就用谷米去向老百姓换取糠秕,可是市场上秕谷的价格涨到了二石谷米才换一石糠粃,这样一算,养鹅便成为赔本买卖,因此遭到官员们的反对,认为拿糠粃养鹅,耗费太大不划算,请求仍然用谷米喂鹅。穆公说:“老百姓把牛喂得饱饱的,在烈日的曝晒下,辛辛苦苦地种田,面朝黄土背朝天,一点都不敢偷懒,汗流浃背地耕种,终年辛苦才种出谷米,难道就是让你们用宝贵的粮食去喂鹅鸭吗?要知道,这些谷米是老百姓的口粮,随便拿谷米去喂鹅鸭让人挨饿,这样才是真正的浪费!拿糠粃去喂养不是一样的吗?好比盛粮食的袋子漏了,粮食也都是漏在粮仓里,没有漏到别处。现在,拿官家仓里的谷米去换百姓的糠粃,谷米仍然是我们邹国的谷米了。只不过鹅吃的是邹国的糠粃,没有糟蹋邹国的谷米罢了。谷米贮存在官家粮仓里跟收藏在百姓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这是两全齐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穆公的这番话传到民间,邹国的老百姓都知道了各家的藏粮和政府的储存完全是一回事,因此更加努力耕作,以增产量。

邹穆公的两道命令,从表面上看,公家支出是有些耗费,但从大的方面看,以人为本,于国于民都有利,特别是让老百姓也同时也懂得爱惜粮食的道理,穆公的措施应该是非常英明的,难怪会受到官民的一致拥护。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mip.zidianfy.com/gushihui_72987/
上一篇: 抬头看看天
网友关注故事会
精品推荐
热门故事会推荐
  • 蛇年对联
  • 手机笑话
  • 成语谜语
  • 睡前故事
  • 暴风雪里的夏天
  • 歇后语-艰难类
  • 词语谜语
  • 致富指南
  • 友情故事
  • 综合谜语
  • 爱情故事
  • 学习谚语
  • 绕口令大全
  • 名胜古迹对联
  • 园林花卉
  • 爱情笑话
  • 春节对联
  • 中华五千年
  • 成人谜语
  • 智慧故事
  • 电脑笑话
  • 对联技巧
  • 字谜
  • 团结合作的谚语
  • 云南方言
  • 真实鬼故事
  • 常用歇后语
  • 一千零一夜
  • 民间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