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故事会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施耐庵逼上梁山

施耐庵逼上梁山

施耐庵第二次到梁山,已是明朝洪武年间的事。时间已过去了将近三十年。施耐庵已近花甲,到了垂暮之年。

那年夏秋之季,梁山脚下朱家客店来了个清癯干瘦的老头,在客店住了一个来月,因为他说话的口音带南方音。江南来的,人们就称他为江南先生。这人便是施耐庵。

施耐庵随身没带多少行李,除了几件换洗衣服。只有一项旧草帽,一个半旧的竹篮子,篮子赶时髦放着纸笔墨砚。他向朱店主说明了到梁山的意图,说他带的路费半路被盗分文不存。朱店主是个讲义气的人,听说施耐庵是来写梁山好汉故事的,不但免去他食宿费用,还关注店中伙计好好招待,临走时还赠送了十两银子作盘缠。小说中《朱贵开店》的故事,就是施耐庵从梁山回兴化后补写进去的。

施耐庵落脚在朱家客店,天天都带着干粮早出晚归,有时一去就是三五日。不过事先都向客店打招呼,以免朱店主惦念。

施耐庵第二次去梁山时,巨著《水浒》实际已经写出。去梁山折目的是再作一番考察,对小说作最后的修订、补充,为作品最后定稿。

我们知道,小说《水浒》是作者以话本《梁山泊聚义本末》为提纲,根据城市艺人说书、城乡民间传说为素材,提炼、加工、再创作而成的长篇巨著。施耐庵是位伟大的现实主义的作家,单凭年轻时候在郓城那两三年实际生活,而且走得甚为仓促,要完成这部几十万字的作品,写作中难免有捉襟之感。因此,在作品中常常留下一些空白,以待他日补充之用。施耐庵为了给《水浒》定稿,重上梁山实地考察是迫在眉睫、定不可少的一桩大事。

第一,从人数上看,《本末》记载梁山英雄为三十六人,小说中扩大为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一百单八将,人数翻了两番。对于这些来自各行自业,通过不同的命运和遭遇,不同的道路终至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人人的来龙去脉要安排得合情合理,有条不紊;对于出自梁山本乡本土的英雄好汉宋江、晁盖、吴用、三阮等,要让他们入籍归宗,家世、出身都要写得有根有据,不出纰漏。

第二,从地理位置止看,水泊梁山是义军的大本营,水泊的自然风光、山寨的雄关险隘、周围的城镇位置、来往的通衢要道……施耐庵都力求真实无误地与义军的活动呼应吻合,既要情景交融又要不出差错。记忆中已经模糊退色的印象需要重新考察清楚。

第三,施耐庵重视人物形象塑造,而风土民情、生活习俗又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小说中诸如“阮小七头戴一顶遮日黑箬笠,身穿个棋子布背心,腰上系着一条生布裙”;“阮小五斜戴着一顶破头巾……披着一领旧布衫……里面匾扎起裤子,上面围着一道棋子布手巾”……(见百回本第十五回《吴学究说三阮撞筹》)这些并非施耐庵信笔所写,而是有根有据。阮氏兄弟的衣着打扮,一直沿袭到解放初期,几百年来在郓城民间几乎没有多大变化。再如小说中常见的“鸟”字,乃是梁山一带的口头语。这都是为增添小说的地方色彩,从梁山实地采风加进去的。由此可见作为现实主义的艺术大师的良苦用心。

传说施耐庵在离开梁山时,朱店主曾为他设宴饯行。施耐庵在席间流露,他这次重上梁山有一特大收获,一个梁山父老向他讲述的宋江等义军的另一种结局。老人说:朝廷用重兵包围水泊数月,宋江等没有接受招安,而是被迫放弃梁山北上,由于地形不熟,孤军深入,义军在海州(今江苏连云港)被知州张叔夜设计诱入山谷,来往通道被官兵堵塞,上下左右伏兵四起,巨石滚木从山上飞落,义军伤亡惨重,几次突围都没成功,义军全军覆没、全体壮烈牺牲。施耐庵为之深受感动,表示要修改接受招安的结局。

但是,施耐庵回到兴化以后,并没履行自己的诺言。不知是年事已高精力不足,难以实现许下的宏愿;还是改变主意,保留投降结局,指明接受招安只有死路一条,用以警后世。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mip.zidianfy.com/gushihui_73056/
网友关注故事会
精品推荐
热门故事会推荐
  • 安徒生童话
  • 名胜古迹对联
  • 歇后语-艰难类
  • 搞笑动态图
  • 畜牧兽医
  • 经典绕口令
  • 天文
  • 暴风雪里的夏天
  • 儿童歇后语
  • 对联史话
  • 政治笑话
  • 校园故事
  • 老鼠的歇后语
  • 寓言故事
  • 谚语
  • 儿童笑话
  • 成人谜语
  • 休闲旅游
  • 动物谜语
  • 成语谜语
  • 现代故事
  • qq笑话
  • 中国古典名著歇后语
  • 浙江方言
  • 长篇鬼故事
  • 河北方言
  • 西藏方言
  • 同音歇后语(谒后语)大全
  • 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