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故事会 传奇故事 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上唯一因节俭而误国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唯一因节俭而误国的皇帝

富有四海的皇帝一旦崇尚节俭就会被史书记录在册并大加颂扬,但是一生节俭的道光帝却被人揶揄,因为他不是节俭而是抠门,而且生前娶的三位皇后也是夫唱妇随。

清朝在经历了康乾盛世之后,到了中期就走了下坡路,开始走向衰败,尤其是道光皇帝当政期间,曾经强盛的大清朝逐步走向衰落且毫无回转之势。因为各种原因,道光帝并没有显赫的功绩,但也算是一位勤政的皇帝,可惜这位皇帝有个致命伤——抠门。作为个人抠门,有利有弊;可是作为皇帝抠门,这就有可能误国了。

勤俭过日子的皇帝

皇帝自古以来就是荣华富贵的代名词,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富有四海的皇帝一旦崇尚节俭就会被史书记录在册并大加颂扬,但是一生节俭的道光帝却被人揶揄,因为他不是节俭而是抠门,而且生前娶的三位皇后也是夫唱妇随。

当道光还是皇子的时候,随着嘉庆帝去盛京(今沈阳)祭奠先祖时,被祖上节俭的生活深深触动,回京后立即派人清空了房间里除了床铺桌椅等基本家具以外的所有陈设,每天下午四点前后打发小太监出宫买烧饼,因来回路远,买回的烧饼又冷又硬,道光夫妻俩就沏上一壶热茶,等啃完烧饼马上上床睡觉,这样连灯油钱也能省下来了。

这样的节俭做派可不是偶尔为之,而是一以贯之。根据史料记载:道光帝只用普通的笔、砚,每顿饭只吃四个菜,除了代表国体的龙袍之外别的衣服破了都打上补丁接着穿。不仅如此,道光帝还把宫廷经费从每年40万两降到了20万两,于是进宫不再是吃香的喝辣的了,除了太后、皇帝、皇后以外,其他人在非节庆日不得吃肉,嫔妃们平时也不准用化妆品,更不能穿锦绣的衣服。

道光登上皇位之后,迅速把他的节俭风气推而广之,要求所有官员也一起节俭。每次上朝议事,他看见衣着光鲜的官员就生气,于是规定六品以下的官不能穿绸缎,一律布衣布靴。对于不爱节俭的官员,道光帝处罚起来毫不手软,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有人举报盛京将军经常在家里大宴宾客,道光帝立即革了他的职务;而他对于坚守节俭信条的人奖赏起来也很大方,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冬检阅京城禁卫军时,他看到官兵都穿着朴素的衣服,当场高兴地允诺给几位主管官员各升一级。

有人提拨款立即变脸

如果道光帝在生活琐事中抠门也就罢了,不过是让宫里的妃嫔们陪着皇帝过过苦日子而已,但是道光帝治国也秉承抠门的准则,一旦要讨论诸如海防、边务、河患治理等用钱的问题时,大臣们一提拨款,道光帝立即面露不虞之色。

道光初年,新疆地区发生张格尔叛乱,数万清军远行万里、征战多年,终于平定了叛乱。但叛乱平定之后,在张格尔地区布防的问题上,边防将军们因为道光的抠门而与皇帝出现了分歧:原本将军们考虑到道光帝的本性充分精简人数之后,呈报了1.8万的边防人数,但是道光帝还是嫌兵多、军饷多,硬是砍去了三分之二的人数。将军们认为6000士兵根本无法胜任张格尔地区的布防任务,于是向皇上提出只守新疆东部、让西部自治的方案,道光帝又大骂他们胆敢放弃防守国土,居心叵测。关于到底派多少士兵既能布防又能节省银子一直悬而未决,于是张格尔布防事宜拖了好几年,最后折中出各省裁兵、将省下的饷银充作新疆布防经费的方案。

道光帝的节俭根本对缓解大清的经济危机毫无用处,治理国家需要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而不是舍本逐末、锱铢必较的抠门。道光帝在位时期,有心治国但不得其法,终致清朝由盛而衰,逐渐走向没落。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mip.zidianfy.com/gushihui_76521/
网友关注故事会
精品推荐
热门故事会推荐
  • 词语
  • 2023年最新歇后语
  • 猪年对联
  • 带水歇后语
  • 神回复
  • 对联
  • 数学谜语
  • 有近义词的歇后语
  • 港澳台地区方言
  • 辽宁方言
  • 真实鬼故事
  • 愚人笑话
  • 行业对联
  • 歇后语-艰难类
  • 故事会
  • 海南方言
  • 西南地区方言
  • 华北地区方言
  • 青海方言
  • 植物谜语
  • 励志故事
  • 成人谜语
  • 成人笑话
  • 居室对联
  • 山东方言
  • 成语造句
  • 自然科普
  • 骂人的歇后语
  • 河南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