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科普知识 十万个为什么 生活 白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白露的意思是什么

白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白露的意思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5-02-03 17:50:03

  白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白露的意思是什么

  白露是指该时节天气渐渐转凉,清晨的露水日益加厚,在草叶面上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

  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此时的天气,正如《礼记》中所云的:“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古人在《孝纬经》中也云:“处暑后十五日(平气法划分的节气)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阳气在夏至日达到顶峰,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其实,气象学表明:节气至此,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尚热,然太阳一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煞是惹人喜爱,因而得“白露”美名。

  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还有句俗话:“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

  白露气候情况:

  在此节气白天的温度仍有三十几度,每到夜晚之后,会下降到二十几度,两者之间的温度差甚大。人们能明显地感觉到已远离炎热的夏天,凉爽的秋天已经来到了。夏至时阳气达到顶点,物极必反,此时阴气兴起。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其意思是说,处暑依然炎热,需要每天用一盆水洗澡,十八天之后,到了白露,就不能赤膊裸体了,以防着凉。还有句俗话:“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假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

  我国大部分地区在白露时节秋高气爽,风轻云淡。春夏的辛勤劳作,历经风风雨雨,送走了高温酷暑季节,迎来了气候宜人的收获季节。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此时夏季风渐渐被冬季风所代替,多吹偏北风,冷空气南下频率加快,又因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少了,强度减弱了,夜间常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因而气温下降速度也在逐步加快。清凉的秋风自北向南已吹到淮北大地,成都、贵阳以西,日平均气温也降到22℃以下。

  此外,华南广大地区在此节气有气温快速下降、连绵阴雨、日照骤减的显著特征,很明显地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节转换。白露期间华南地区的平均气温比处暑要低3℃左右,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先后降到22℃以下。

  按气候学划分四季的尺度,时序开始到了秋季。华南秋雨多降于白露至霜降前,以眠江、青衣江中下游地区最大,华南中部相对较小。有“滥了白露,天天走溜路”的谚语,虽不能以白露这一天是不是有雨水来作为天气预报,但是,往往白露节前后确实常有一段连阴雨天气;并且,自此华南降雨多具有强度小、雨日多、常连绵的特征了。与此相对应,华南白露期间日照较处暑骤减50%左右,递减趋势一直持续至冬季。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mip.zidianfy.com/kepu_14823/
网友关注科普知识
精品推荐
热门科普知识推荐
  • 对联之最
  • 小学生常用歇后语
  • 动物谜语
  • 校园笑话
  • 儿童绕口令
  • 天气谚语
  • 行业对联
  • 歇后语-艰难类
  • 辽宁方言
  • 饮食健康
  • 华南地区方言
  • 医疗笑话
  • 港澳台地区方言
  • 其他节日
  • 广东方言
  • 对联史话
  • 生活故事
  • 格林童话
  • 关于动物的歇后语
  • 上海方言
  • 搞笑绕口令
  • 动物
  • 元旦对联
  • 宁夏方言
  • 自然科普
  • 组词造句
  • 山东方言
  • qq笑话
  • 团结合作的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