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科普知识 农业科普 畜牧兽医 牛毛包虫病

牛毛包虫病

更新时间:2025-02-08 09:02:44

牛毛包虫病是由于牛毛囊脂寄生在毛囊内而引起的皮炎。在一个毛囊中可繁殖100~200只螨,由于这些螨蚕食毛囊的囊壁和组织,所以,毛的根鞘被破坏,导致脱毛,使毛囊内充满组织液、脂肪等,在皮肤上生成粟粒大至豌豆大的结节。

症状

本病多发部位是牛的头部、颈部、胸部、肩部等牛体的前半部,症状加重后在臀部、腿部、股部等都可出现,甚至遍及全身。主要表现密集的小结节和深入皮肤中的结节。病初在粟粒大的结节中,由毛孔中渗出液体,这些液体将被毛牢牢地粘在皮肤上,而且呈干燥状态,用手指捻压这个部位,毛就会变为黄褐色粉末,但豌豆大的结节见不到渗出液。据国外有关资料报道,有的牛毛包虫病,由于结节化脓或因螨虫过度的繁殖而自溃,严重的也可使相连的结节发生自溃,导致皮肤发生皴裂,引起像犬毛包虫病那样严重的皮炎。

由于皮肤被破坏,使皮革在利用上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据报道,在美国等地有80%以上的牛群感染此病,所以,应该引起 高度重视。由于地区不同发病率也有很大差异。感染途径主要是母牛传染给犊牛,如果母牛感染本病,其犊牛也100%的感染。感染螨虫的数量增加后,任何时候都可引起发病。一般认为,成母牛比犊牛发病率高。

2诊断

诊断是很容易的。根据其在皮肤上出现从粟粒大到豌豆大的结节,而且没有发痒症状的特征,即可确诊。

3防治

发现患牛时,首先应进行隔离,并消毒一切被污染的场所和用具,同时加强对患牛的护理。

治疗时可采用以下的药物:①5%福尔马林,浸润患部5min,隔3天1次,共5—6次;②14%碘酊,涂抹6—8次;③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注射液,每50kz体重用药1ml,7~10天后再重复用药1次,以杀死新孵出的幼虫,达到尽可能彻底除虫的目的。但使用本药时需注意,供人食用的牛,在屠宰前21天内不能用药,供人饮奶用的牛,在产奶期不宜用药。④根据病情投与抗生素及抗过敏 药物。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mip.zidianfy.com/kepu_210/
网友关注科普知识
精品推荐
热门科普知识推荐
  • 神话传说
  • 哲理故事
  • 港澳台地区方言
  • 兔年对联
  • 儿童绕口令
  • 植物
  • 侦探故事
  • 名人故事
  • 生活故事
  • 牛年对联
  • 爆笑笑话
  • 成语故事
  • 歌词笑话
  • 古代笑话
  • 数学笑话
  • 格林童话
  • 谜语
  • 组词
  • 关于动物的歇后语
  • 综合谜语
  • 重庆方言
  • 科普动态
  • 乔迁对联
  • 一千零一夜
  • 对联撷趣
  • 谐音歇后语大全
  • 对联之最
  • 安徒生童话
  • 夫妻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