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肝片吸虫病
更新时间:2024-11-30 00:09:05
羊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或大片吸虫寄生于羊肝脏和胆管而引起的寄生虫病。病羊以全身性营养障碍为特征。该病分布极广,往往呈地方流行。一般羊群感染率为30%~50%,个别严重的羊群可高达100%。环境温度、水和椎实螺的存在是该病流行的重要因素。
症状 轻度感染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严重感染表现明显的症状,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1)急性型:比较少见,病羊体温升高,被毛粗乱,食欲下降,腹胀,有时腹泻,精神沉郁,黄疸,迅速贫血,常常引起大批羊特别是幼羊死亡。(2)慢性型:较为常见,病羊食欲不振,逐渐消瘦,被毛粗乱,精神沉郁,贫血,便秘与下痢交替发生,粪便呈黑褐色,眼睑、颌下水肿。怀孕母羊往往发生瘫痪,甚至流产。病程较长的病羊最终因消瘦、衰竭而死亡。
预防 (1)定期驱虫:北方每年春季和冬季各驱虫1次;南方地区因常年放牧,每年可驱虫3次。驱虫后的粪便须堆积发酵处理。(2)灭螺:结合农田改造、水利建设、草场改良等填平低洼处,使椎实螺失去滋生条件;药物灭螺,可选用1∶50000的硫酸铜溶液或20%的氨水。(3)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饮水卫生:选择在干燥处放牧,尽量避免到低洼、湿润、有椎实螺存在的地方放牧。给羊饮用自来水、井水或流动河水,并保持水源清洁,以防感染。
治疗 (1)硝氯酚:每公斤羊体重用4~5毫克,一次口服;每公斤羊体重用0.5~1毫克,深部肌肉注射,对驱除成虫效果良好,但对童虫效果不太理想。(2)硫双二氯酚(别丁):每公斤羊体重用80~100毫克,一次口服。(3)丙硫咪唑:每公斤羊体重用20~30毫克,一次口服,不仅对成虫有效,而且对童虫也有一定的疗效。此外,甲氯化碳、五氯柳胺、三氯苯唑等药物治疗本病也有一定疗效。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mip.zidianfy.com/kepu_2494/
来源链接:http://mip.zidianfy.com/kepu_2494/
上一篇: 鱼病用药应掌握五看五分
下一篇: 太阳为什么长“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