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科普知识 十万个为什么 生活 腊八节是腊月的哪一天

腊八节是腊月的哪一天

更新时间:2025-02-05 18:46:19

腊八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每年农历的腊月初八,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因相传这一天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立佛教的日子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故又被称为“佛成道节”、“成道会”等。“腊八”一词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又称“腊日”,本为佛教节日,经过历史的演变逐渐形成家喻户晓的传统节日。

腊八节演变

腊八节,最早源于先秦时期腊月里,祭祀祖先神灵的“腊祭”。据《说文》载:“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那时,腊祭的日子是在

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称之为“腊日”。

后来,随着佛教的传入,腊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这天,寺院里要诵经,要煮粥敬佛,要举行隆重的仪式,还要将“佛粥”施于民众,以沾佛泽,以祈佛祖福佑。

随着佛教在我国的兴盛,两个节日逐渐融合在了一起。从南北朝开始,祭祀祖先神灵的“腊日”固定在了腊月初八。从此两节合一,变得更加隆重热闹。

到了宋朝时期,腊八节煮粥喝粥已成民间风俗,不再仅仅局限于寺院,上至宫廷官府,下至黎民百姓,家家户户这天都要煮粥,彼此之间还要相互赠送,寓意吉祥如意,福泽安康。

大诗人陆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曰:“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而在宫廷里,皇帝皇后皇子等这天也要向文武百官、侍从宫女等赐粥,并给各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此习俗到明清时期更盛。

时至今日,我国许多寺院依然保留着腊八节施粥的传统习俗。因为是腊八节煮的粥,所以民间谓之“腊八粥”。腊八粥是以赤豆为主,意在将粥染成吉祥的红色,

相传源于“赤豆能打鬼”的传说。再加以五谷杂粮,五味杂陈,所以腊八粥又叫“五味粥”。随着腊八节的兴盛,腊八粥的食材也逐渐变得丰富起来,除了加各种米、坚果、红糖之外,比较讲究的人家还会配以各类果脯,十几二十种食材加在一起,熬成一大锅象征丰收富足的腊八粥。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mip.zidianfy.com/kepu_30668/
网友关注科普知识
精品推荐
热门科普知识推荐
  • 广西方言
  • 四川方言
  • 政治笑话
  • 华北地区方言
  • 笔画
  • 恐怖笑话
  • 成人谜语
  • 手机笑话
  • 笑话
  • 夫妻笑话
  • 澳门方言
  • 侦探故事
  • 谐音歇后语大全
  • 西游记歇后语大全
  • 成语
  • 民间故事
  • 2023年最新歇后语
  • 祖国风光的谚语
  • 牛年对联
  • 特产养殖
  • 经典绕口令
  • 长篇鬼故事
  • 一千零一夜
  • 西藏方言
  • 对联技巧
  • 中国古典名著歇后语
  • 恋爱笑话
  • 天津方言
  • 综合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