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科普知识 生活科普 健身美容 减肥不当无益健康

减肥不当无益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20 21:34:28

医生和营养学家们总是不遗余力地劝诫、敦促、忠告那些或多或少体“胖”的人们:为了自己的健康应该减肥。最后,身体超重简直就成了一系列令人生畏的富贵病的经典的罪魁祸首。《德国医学报告》杂志公布了一份与身体超重有关的疾病名单:“超重和肥胖增加了心脏循环系统病变的风险,这些病变风险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同时伴随着血管的细化,还会导致更加复杂的疾病如心肌梗塞和中风等。除此之外,肥胖还与胆结石、血管细化、心脏衰竭、关节磨损、痛风以及某些癌症有密切关系。这些疾病及其并发症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人们的寿命。”

这一切听起来绝对会使人忧心忡忡。显然,每一个不愿患病或奢望长生不老的人都应该立刻行动起来消灭自己的将军肚。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个决定性的问题被忽略了:难道掉了肥膘后真的就比大腹便便时更健康么?人们往往忘记了减肥过程中消极的一面。因为苗条的身段是如此吸引人以致人们早把减肥的副作用抛到九霄云外了。我们倒是很乐意在此谈谈这些侧面。

无论是按照何种减肥食谱掉膘都会产生的最出名的副作用就是“悠悠球效应”,即最终以体重的反弹而收场。这个效应多少还常常会被街头巷尾的人们提到,然而关于减肥所造成的损害健康的严重后果却鲜为节食志愿者们所知无论人们是否能保持这个费力获得的苗条身段,这些后果都是可能发生的:心率不齐直至心肌梗塞、胆结石、骨质疏松以及骨折、尿酸含量增加、肝功能受损、体内水电解环境紊乱、全身甚至心脏的肌肉群组织损失、糖尿病、胃溃疡以及厌食症。

直到今天,仍然没有任何证据能够支持这种观点,即超重者通过减肥至少能降低心脏循环系统的发病风险,尽管这也是人们经常被建议减去肥膘的理由。恰恰相反,在体重减少后更频繁发作的心脏病反而很可能会减少人的寿命。在某些研究中,这种情况发生的比例甚至高于50%。无论是疯狂节食还是所谓的“温柔”疗法或称“心理”疗法;无论减肥窍门是来自女性杂志还是地方诊所、心理教授或者大腕明星;无论这些减肥理论后面站的是哪路神仙身体对缺乏营养的反应都是一样的。

这里阐述的一个关键性的谬误是,事物的因果关联往往被搞混了。也许超重可以被描述成某种健康状况的风险指示器。但远不是疾病的原因,需要我们与之斗争。比如说,如果懒惰(身体缺乏锻炼)是导致心肌梗塞的原因之一,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相当主要的原因,那么当然会存在与肥胖超重的关联:很简单,因为胖人们绝大多数是不那么喜爱活动的。来自不同假设前提的结论总是会有不同之处,一种情形下体重减轻了,无论途径怎样,这是所有的减肥行动追求的目标;另一种情形下通过体育运动或者体力劳动改善了健康状况,人因此可能减肥了,也可能由于胃口大增反而体重增加了。

面对这些危险的甚至通常是威胁生命的节食并发症,人们必须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从医学的角度来看,究竟这场围绕体重的斗争是否值得。如果人们将减肥节食与其他高风险的行为方式作比较,会看出它与吸烟带来的危害可相与“媲美”。因此早有一些快言快语的人建议,在女性杂志上应作如下提示:“减肥有害健康!”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mip.zidianfy.com/kepu_3483/
网友关注科普知识
精品推荐
热门科普知识推荐
  • 搞笑动态图
  • 脑筋急转弯
  • 成语造句
  • 交往笑话
  • 农用物资
  • 职场故事
  • 笔画
  • 宁夏方言
  • 广西方言
  • 对联技巧
  • 关于动物的歇后语
  • 华中地区方言
  • qq笑话
  • 经营笑话
  • 海洋技术
  • 童话故事
  • 河南方言
  • 饮食健康
  • 中国神话故事
  • 湖南方言
  • 英语笑话
  • 文艺笑话
  • 亲情故事
  • 成人谜语
  • 结婚对联
  • 综合笑话
  • 海南方言
  • 创业故事
  • 江西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