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科普知识 生活科普 饮食健康 吃蟹注意“三不宜”

吃蟹注意“三不宜”

更新时间:2025-02-02 07:20:49

市场上大闸蟹渐多,吃蟹的市民也越来越多。大闸蟹味道鲜美,但若食用时不注意卫生会引起食物中毒。根据近几年市场反馈的信息,上海水产行业协会秘书长范守霖提醒市民,吃蟹注意“三不宜”——

不买死蟹

有些蟹贩悄悄卖个头较大的死蟹,开价要比活蟹便宜一大半,市民千万不要贪便宜去买死蟹。因为死蟹体内的细菌迅速繁殖、扩散到蟹肉中,分解蟹肉中的氨基酸,产生大量有害物质组胺和类组胺物质。死蟹煮熟后,肉中的这类会引发过敏性食物中毒的有害物质仍然存在,食用死蟹者可能因此出现呕吐、腹痛、腹泻。垂死的蟹被上海人称为“软脚蟹”,这种蟹的背壳呈黄色,蟹脚软,翻身困难,蟹肉中毒素已较多,也不宜购买。

不制醉蟹

不少人喜欢吃醉蟹,购买大公司制作的醉蟹比较安全,市民最好不要自制,因为醉蟹制作的卫生要求甚高。大闸蟹体表、鳃部和胃肠道均沾满了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特别是蟹体内的肺吸虫幼虫囊蚴感染率较高。这种肺吸虫囊蚴的抵抗力很强,一般要在55℃的水中泡30分钟或20%盐水中腌48小时才能杀死。

据专家考证,大闸蟹若未煮透就吃,就可能感染肺吸虫病。卫生未达标的腌蟹和醉蟹,也可能传染肺吸虫病。肺吸虫会寄生在人体肺里,刺激或破坏肺组织,引起咳嗽,甚至咯血。吃蒸煮熟的蟹是安全的,不过蒸煮时得注意:在水开后至少还要再煮20分钟。

不嚼蟹肠胃

很多人不知道吃蟹时必须除尽蟹鳃、蟹心、蟹胃、蟹肠“四小件”,因为这“四小件”含有细菌、病毒、污泥等特多。蟹胃俗称蟹尿包,位置在背壳前缘中央,为三角形的骨质小包,内有污沙。蟹肠是从蟹胃通到蟹脐的一条黑线,蟹心俗称“六角板”。两排蟹腮长在蟹腹部,软绵绵状如眉毛,俗称“蟹眉毛”。蟹黄中胆固醇含量较高,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的人应少吃或不吃蟹黄。

此外,患有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结石症或处于肝炎活动期的病人,最好不吃蟹,以免使病情加重。伤风、发热以及腹泻的病人也不宜吃蟹。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mip.zidianfy.com/kepu_3507/
网友关注科普知识
精品推荐
热门科普知识推荐
  • 其他
  • 澳门方言
  • 对联之最
  • 优生优育
  • 搞笑图片
  • 台湾方言
  • 爱情笑话
  • 故事会
  • 趣味谜语
  • 职场故事
  • 恶心笑话
  • 蛇年对联
  • 心理健康
  • 成语谜语
  • 骂人的歇后语
  • 谐音笑话
  • 东北地区方言
  • 其他节日
  • 动物笑话
  • 河北方言
  • 愚人笑话
  • 兔年对联
  • 词语谜语
  • 名胜古迹对联
  • 科学之迷
  • 农用物资
  • 重庆方言
  • 港澳台地区方言
  • 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