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科普知识 十万个为什么 生活 大暑节气的饮食 大暑时节衣食住行应注意

大暑节气的饮食 大暑时节衣食住行应注意

更新时间:2025-02-11 20:31:01

  每个节气的天气、温度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每个节气中人们的饮食也都不一样,那么大暑节气的饮食有哪些呢?不同的地区在大暑节气中的饮食是有所差异的,有的地方吃仙草,也有的地方吃凤梨、西瓜等等,接下来小编就为各位小伙伴带来大暑时节衣食住行应注意的介绍,不要错过了。

  大暑节气的饮食

  1、仙草

  每到大暑时节,天气酷热,福建、广东等地方有在大暑前后有吃仙草消暑解毒的习俗。

  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2、西瓜

  在生活中西瓜已经成为了人们印象中夏天的标配,特别是在大暑时节吃上一口冰凉的西瓜才觉得夏天更加完整。

  作为夏季最常见的一种水果,西瓜有生津止渴的效果,而且甘甜多汁,在夏天能够起到消暑解渴的作用。除此之外,中医也有记载,如果人们出现中暑,或者是发热的情况,还可以用西瓜入药。

  3、凤梨

  大暑期间,我国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

  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4、冬瓜

  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之一,冬瓜有着消暑清热,消肿的作用。

  而且的口感比较清甜,水分比较多,也有着利尿的作用。

  5、喝暑羊

  大暑时节,鲁南地区的人们往往会喝上一碗温热的羊肉汤,带走体内积热,俗称喝暑羊。

  羊肉性温味甘,中医常说补在三伏,要以温食为主。味干性温的羊肉,能益气补虚,是夏天进补,养阳气的佳品。

  大暑时节衣食住行应注意

  一、衣:选择纯棉宽松衣物

  棉、麻、丝等天然纤维是夏季穿衣的最好选择。丝绸衣服亲肤性很好,重量轻、厚度薄,夏天穿上既舒适美观,还会感觉通体凉快。

  棉质衣服吸汗,透气性好,而且面料柔软,不僵硬。

  麻质的衣服因为其分子结构松散、质地轻、孔隙大,透气性和吸水性非常好。

  布料衣服织得越薄、越稀疏,衣服越轻,穿起来越凉快。

  二、食:以清热解毒、益气养阴为主

  大暑时节气温高、湿气大,多出现闷热桑拿天,容易导致心生烦闷、食欲不佳,此时不妨吃些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

  可以喝点绿豆汤,对于清热解暑有很好的效果,此外,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有养阴功效,可以多加食用。

  三、住:坚持午睡,平衡室内外温差

  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面对高温潮湿的天气,人们容易中暑,容易出现乏力、头晕、胸闷、食欲不佳等症状,此时要注意睡好子午觉,适当午睡半小时,以保持精力充沛。

  同时,室内要注意通风,空调房间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不要超过10摄氏度,避免出汗后直对风扇或空调吹风,避免感冒。

  四、行:劳逸结合,谨防中暑

  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大暑后,高温桑拿天增多,天气闷热难耐,一定要劳逸结合,谨防中暑。

  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境,避免情绪起伏过大,高温天气健身宜散步,不过正午时间光照强烈不宜外出,如果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晒。

  大暑时节养生重在养心

  中医四季养生的理论认为夏属火,通心,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人容易烦躁不安、口渴心烦、胸闷气短,所以暑天养心很重要。

  1、睡觉宁心

  夏天要有充足的睡眠,热天睡好觉,胜吃西洋参。睡眠好,心情好,有利于心神的宁静。晚睡早起,可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

  2、大笑开心

  笑是夏天养生的良药。笑一笑,十年少,不无道理。夏季气候闷热,易使血压升高,心烦意乱,这时若能笑口常开,就能改善情绪,从而协调人体各脏器的功能。

  3、饮茶安心

  夏季天热容易出汗,而中医向来视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易耗伤心阴。用金银花、金莲花、百合花这三种花一起泡茶喝,可以起到清心火、清热养阴的作用,是非常简单且实用的养心茶。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mip.zidianfy.com/kepu_35921/
网友关注科普知识
精品推荐
热门科普知识推荐
  • 爱情谜语
  • 佛教寺庙对联
  • 一语多义的歇后语
  • 对联之最
  • 上海方言
  • 湖北方言
  • 新疆方言
  • 英语谚语
  • 端午节对联
  • 团结合作的谚语
  • qq笑话
  • 祖国风光的谚语
  • 脑筋急转弯
  • 科学之迷
  • 民间笑话
  • 春节对联
  • 老鼠的歇后语
  • 谐音歇后语大全
  • 对联技巧
  • 科普动态
  • 休闲旅游
  • 黑龙江方言
  • 哲理故事
  • 友情故事
  • 农业谚语
  • 经典绕口令
  • 绕口令
  • 探险故事
  • 谐音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