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节气的寓意和传统 白露物候特点
每个节气都是与众不同的存在,不同的节气有着不同寓意和传统,那么你们知道白露节气的寓意和传统是什么吗?白露节气是热与凉分水岭,所以随着白露节气的到来天气也就转凉了,温度也将慢慢地下降,接下来小编就为各位小伙伴带来白露物候特点的介绍,不要错过了。
白露节气的寓意和传统
白露代表的寓意
白露代表的寓意是天气转凉了,冷空气来了,温度慢慢地下降了。白露是热与凉分水岭,白露代表暑热的结束。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南下逐渐频繁,加上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日照强度减弱,夜间常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因此温度下降也逐渐加速,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一说。
白露是24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是在每年的公历九月七日到九月九日,该节气是反映自然界的寒气增长的重要的一个节气,天气慢慢地开始转凉,虽然白天有太阳会有一丝丝的热,但是傍晚的气温会急速下降,从而导致昼夜温差比较大。
白露的到来,暑气慢慢消散,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燕子、鸿雁等一些候鸟开始向南飞去避寒,有些鸟类也开始贮藏过冬的食物,开始进入过冬时期。白露也是有很多的传统习俗的,有饮白露茶、吃番薯、收清露等。
白露节气的传统习俗有什么?
1、收清露
中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2、饮白露茶
白露茶就是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的另一个生长佳期。
3、吃番薯
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含糖量达到15%~20%。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中医视红薯为良药,有长寿食品之誉。
4、吃龙眼
福建福州有个传统习俗叫白露必吃龙眼。民间的意思是,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
白露物候特点
白露节气一般都是在九月七八号左右。所谓的露,就是因为夜晚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分在地面上或者植物上凝结成的水珠,在早晨看起来晶莹剔透,所以有人说白露节气就是代表着天气彻底转凉。在早晨和晚上的时候,人们明显感觉夏季已经过去,秋季已经到来。
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漫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还有句俗话: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
华南二十四节气的气候中,白露有着气温迅速下降、绵雨开始、日照骤减的明显特点,深刻地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节转换。华南常年日露期间的平均气温比处暑要低3C左右,大部地区候(5天)平均气温先后降至22C以下。按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时序开始进入秋季。
华南秋雨多出现于白露至霜降前,以崛江、青衣江中下游地区最多,华南中部相对较少。滥了白露天天走溜路的农谚,虽然不能以白露这一天是否有雨水来作天气预报,但是,一般白露节前后确实常有一段连阴雨天气;而且,自此华南降雨多具有强度小、雨日多、常连绵的特点了。与此相应,华南白露期间日照较处暑骤减一半左右,递减趋势一直持续到冬季。
白震时节的上述气候特点,对晚稻抽穗扬花和棉桃爆桃是不利的,也影响中稻的收割和翻晒,所以农谚有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的说法。充分认识白露气候特点,并且采取相应的农技措施,才能减经或避免秋雨危害。另一方面,也要趁雨抓紧蓄水,特别是华南东部的白露是继小满、夏至后又一个枣量较多的节气,更不要错过良好时机。
白露有什么注意事项?
1、早晚及时添加衣服
民间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的说法,中医也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讲究。这是在说,天气将逐渐变凉,日常穿衣服不能再像夏天一样赤膊露体了,需要及时根据天气变化添加衣物,以防着凉感冒。因此,对于老人孩子最好能够及时加衣。同时,要注意脚部的保暖,寒都是从脚开始的。
2、注意养肺润燥
白露即为典型的秋季气候,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对普通大众来说,简单实用的药膳、食疗似乎更容易接受。
3、注意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在这个节气中,鼻咽部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疾病都比较高发,在工作、学习、出行和饮食方面都应该注意调养,特别是有呼吸系统疾病史的患者,会出现发烧、咳嗽、支气管炎等明显症状。因此,在这个时节,患有慢性咳嗽的人也最容易加重咳嗽,最好的预防措施除了食补之外,就是要避免过敏性的接触,避免接触花粉之类的过敏原。
来源链接:http://mip.zidianfy.com/kepu_36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