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科普知识 农业科普 畜牧兽医 羊双口吸虫病

羊双口吸虫病

更新时间:2025-02-21 23:21:32

羊双口吸虫病是由前后盘科的多种吸虫所引起的疾病,也称前后盘吸虫病。成虫寄生于羊的瘤胃和网胃壁上,危害不大,但童虫在发育过程中移行于真胃、小肠、胆管和胆囊中,可造成严重的疾病,甚至导致病羊死亡。本病主要发生在夏秋两季,淡水螺是该病病原物吸虫的中间宿主。

临床症状

该病发生于夏秋两季。患羊主要症状是顽固性拉稀,粪便常有腥臭;体温有时升高;消瘦,贫血,颌下水肿,粘膜苍白。后期,则可因极度消瘦衰竭死亡。

剖检变化 剖检可见成虫造成的损害轻微,但童虫移行中可使小肠、真胃粘膜水肿,有出血点,发生出血性肠炎,粘膜发生坏死和纤维素性炎症;盲肠、结肠淋巴滤泡肿胀,坏死,有的形成溃疡;小肠内可有很少幼虫,肠内充满腥臭的稀粪;胆管、胆囊膨涨,内有童虫。

实验室检查 依据其症状表现及流行病学情况,对可疑病羊进行病原检查。生前诊断常用粪便水洗沉淀法或直接涂片法镜检虫卵。镜检时应注意与肝片吸虫卵相区别。死后诊断则可依据剖检的病变情况并发现相应的成虫或童虫确定。

防治错施

治疗 可选用下列药物:

1.氯硝柳胺(灭绦灵) 该药对驱童虫疗效良好。剂量按每千克体重75~80毫克,口服。

2.硫双二氯酚 驱成虫疗效显著,驱童虫亦有较好的效果。剂量按每千克体重80~100毫克,口服。

3.溴羟替苯胺 驱成虫、童虫均有较好的疗效。剂量按每千克体重65毫克,制成悬浮液,灌服。

预防

可参照肝片吸虫病,并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和条件,制定以以期驱虫为主的预防措施。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mip.zidianfy.com/kepu_3837/
上一篇: 预防雏鸡球虫病
网友关注科普知识
精品推荐
热门科普知识推荐
  • 园林花卉
  • 对联技巧
  • 宁夏方言
  • 组词
  • 拼音
  • 同音歇后语(谒后语)大全
  • 民间故事
  • 生活
  • 广东方言
  • 组词造句
  • 童话故事
  • 综合谜语
  • 数学谜语
  • 体育笑话
  • 关于动物的歇后语
  • 成人谜语
  • 休闲旅游
  • 鸡年对联
  • 龙年对联
  • 灯谜
  • 儿童笑话
  • 虎年对联
  • 对联之最
  • 河北方言
  • 法制故事
  • 友情故事
  • 对联史话
  • 歇后语-艰难类
  • 上海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