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科普知识 科普博览 科技史话 霍乱恐惧 首开疾病理论研究

霍乱恐惧 首开疾病理论研究

更新时间:2025-01-20 11:01:49

目前,霍乱并没有随着卫生等生活环境的改善而消失,前几年日本就出现过这种肠道流行病。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微生物学教授陈国强介绍说细菌的基因简单,遇到外界刺激(如药物等),基因突变的随机性很大造成细菌的抗药性。

目前的现象是,许多人有病乱吃药,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十分严重,以前,几十个单位的青霉素就可以治病,现在需要100万单位才可能起作用,同时也带来另一个问题:用药过量产生的副作用同样影响人的免疫力。

霍乱发病在夏季较集中,可通过水、食物、餐具、手的污染而传播,苍蝇带来的污染更不容忽视。因此,必须警惕病从口入,“不干不净吃了生病”才是事实。不良的饮水、饮食习惯会直接把病菌吃进体内,例如,由于霍乱菌在酒精中仍可以存活,生吃的醉虾、醉蟹往往成为传染源;还要注意不喝生水,桶装水最好烧开后饮用。

对付霍乱与目前抗击非典有同样的道理: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不给病菌和病毒存活的空间;注意不到卫生条件差的环境中就餐,在就餐时使用公筷,阻断交叉传染;勤洗手等等。

好的卫生习惯应成为一个长期的行为规则,一方面注意科学用药,坚持健康的行为习惯应该成为每个公民的义务,在照顾别人健康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

信报记者 智慧

■特写镜头

霍乱曾是“最可怕瘟疫之一”

1831年,没有人想到,一场将持续几十年的霍乱大潮即将来临。在第一波霍乱菌的袭击中,英国至少有14万人死亡,一些小村庄几乎全村覆灭。

霍乱,被描写为“曾摧毁地球的最可怕的瘟疫之一”。这种叫做霍乱弧菌的菱形细菌,通常通过不洁的饮用水传播,它能够寄存在肉类、牛奶、苹果等食物上数天。

当然,对于19世纪初的人类来说,这种可怕瘟疫发生、传播和控制都是一个谜。每天,在英国的城市和乡村,都有灵车不断地往墓地运死人,工厂和商店里没有人的活动,人们到处寻找药物,作最后无力的挣扎。宗教领袖们把病魔的蔓延看作上天对“人类的傲慢”所作的惩罚,许多人为自己的“罪孽深重”而祈求宽恕。当患者从肠痉挛到腹泻,到呕吐、发烧,在几天甚至几小时后面临死亡时,人们能够感受到的,除了恐惧,还是恐惧。

霍乱的滋生地是印度。在古代,由于交通限制,医学史家形容“霍乱骑着骆驼旅行”。19世纪初期,霍乱还只局限在当地。此后,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打开了历史性的霍乱封锁线。100多年来,有6次世界性大流行的记录。第五次霍乱到达了埃及。当时应埃及政府邀请,德国细菌学家科勒在当地进行了研究,发现了霍乱的致病菌——“逗号”杆蓖即霍乱弧菌,1905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霍乱全景

霍乱八次世界性大流行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属国际检疫传染病,也是我国法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之一。自古以来,印度恒河三角洲是古典生物型霍乱的地方性流行区,有“人类霍乱的故乡”之称。从1817年至1923年的百余年间,共发生6次世界性大流行,每次大流行都曾波及我国。

第一次在1817-1823年,达到欧洲边境;第二次在1826-1837年,分三路穿过俄罗斯到达德国,又从德国带到英国东北的森德堡。1832年被爱尔兰侨民传到加拿大,在同一时候又达到美国;第三次流行时间特别长,1846-1863年,1848年到达北美并波及整个北半球;1865-1863年,1848年到达北美波及整个北半球;1865-1875年的第四次世界性大流行是通过一艘从埃及到英国的航船流传开来的;第五次和第六次分别发生在1883-1896年和1910-1926年。

自1961年起,由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开始从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向毗邻国家和地区蔓延,迄今已波及五大洲140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报告患者350万以上,称为霍乱的第7次世界性大流行。1992年10月,由非O1群的一个血清型——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新型霍乱席卷印度和孟加拉国的某些地区,至1993年4月已报告十万余病人,现已波及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有取代埃尔托生物型的可能,有人将其称为霍乱的第8次世界性大流行。

■顽强抗争

人类疾病理论研究从霍乱开始

1832年霍乱在英国平息以后,人类对疾病理论的研究,却从这次灾难后开始了漫长的征程。

以往认为霍乱仅由O1群的两个生物型即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所引起,近年又发现了引起流行的非O1群的新血清型,定名为O139霍乱弧菌。OI39的发现是霍乱病原学研究的重要进展,也为霍乱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霍乱的传染源是霍乱病人及带菌者。中型和重型病人粪便中含菌数量多,大便次数频繁,排菌量大,是非常重要的传染源。轻型病人易被忽视,常得不到及时的隔离治疗,而健康带菌者多不易检出,故二者亦为重要传染源。

霍乱的病程分三期

1.泻吐期:多数以剧烈腹泻开始,继以呕吐。

2.脱水虚脱期:泻吐期严重泻吐引起水和电解质丧失,可出现脱水和周围循环衰竭。

3.反应期及恢复期:少数病人可有发热性反应,几天后自行消退。

除临床表现外,粪便的细菌学检查对霍乱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是本病的确诊依据。

霍乱传播途径

1.经水传播:在霍乱的传播中,水的作用最突出,水源易被病人吐泻物和污物所污染,易感者既可因直接饮用生水而感染,也可通过食物、餐具的污染而感染。

2.经食物传播:霍乱弧菌在食品上存活时间可达1-2周或更长,条件适宜时还可以繁殖,故食物被污染可形成食物型爆发、流行。

3.经生活接触传播:霍乱也可经接触被污染的物品而传播,特别是手的污染更易导致感染,接触传播多在人员密集、卫生条件差的情况下发生。

4.经苍蝇传播:夏秋季苍蝇活动频繁,易将病菌带到食物上,起一定的传播作用。

■人类收获

霍乱让人们改变日常卫生习惯

对于霍乱的治疗,人们认识到必须严格隔离治疗,治疗关键是补液,包括静脉补液和口服补液。补液的剂量、速度和种类,根据病情确定。抗菌药物只作为液体疗法的辅助治疗,常用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及多西环素等。治疗至症状消失6日后,大便培养致病菌,每日一次,连续2次阴性,方能解除隔离出院。

霍乱让人们知道养成良好饮食卫生习惯的重要性。“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被“饭前便后要洗手”所取代。

预防霍乱的措施

1.控制传染源:国内各医院设置腹泻门诊,及时发现病人,及早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检疫5天,也可给予预防性服药。防止霍乱在国家间的传播。

2.切断传播途径:改善环境卫生,加强饮水消毒和食品管理。对病人及带菌者的粪便和排泄物严格消毒。灭蛆灭蝇。

3.加强人群免疫力。

4.严格进行疫点疫区处理:一经发现病人,必须迅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划定疫点疫区。对疫点要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在疫区内要全面、细致地进行预防工作,搞好“三管一灭”(管水、管粪、管饮食和消灭苍蝇),主动查治病人,切实落实各项预防措施。

总结经验:霍乱弧菌有六怕

一般说,霍乱弧菌有六怕,即怕热、干燥、直射日光、酸、茶及一般消毒剂,而在低温、潮湿、硷、低盐及低营养物的不良环境条件下可长期存活。

怕热不怕冷:霍乱弧菌对热敏感,55℃湿热中10分钟死亡,煮沸立即死亡。

怕干不怕湿:霍乱弧菌在干燥2小时或直射阳光下1~2小时即可死亡,在污染的潮湿衣服上可存活5周。

怕酸不怕硷:霍乱弧菌在酸性环境中可存活1~5分钟,霍乱弧菌耐硷力较强,适宜在PH8.4~PH8.8环境中生长。

怕咸不怕淡:钠离子可刺激弧菌生长。

怕氯不怕酒:霍乱弧菌怕各种含氯消毒剂,1%漂白粉澄清液5分钟即可杀死该菌。

怕茶不怕奶:将霍乱弧菌放入装有浓茶的试管中,证实茶水可灭菌,在4%茶水中菌可存活1小时,而在乳制品中其可存活2~3周。

■历史佐证

《霍乱时期的爱情》记录世俗爱情的荒谬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曾经写有《霍乱时期的爱情》一书,书中的费尔米纳,我怀疑她从头到尾就没有爱过阿里萨,也没有爱过乌尔比诺医生。她与乌尔比诺医生的结合是世俗婚姻的典范。而费尔米纳年轻时与阿里萨所做的一切,无非是情窦初开,或者是受到对爱情的浪漫之想所驱使。所以,当她旅游回来,第一次见到阿里萨的时候,她的心思转变得那么迅速而且毫不犹豫。那意味着对爱情的种种浪漫之想的幻灭。在乌尔比诺医生死后,也就是她再度接受阿里萨后,也并非为了爱情。这里面,有她见到阿里萨社会地位提高的世俗因素,有晚年凄凉寻求慰藉的动机,也有对年轻时候的怀旧情绪。这时候,肉欲从爱情的舞台消隐,两位老人互相爱抚无非是对生命的一种渴求。他们太老了,老得不能做爱,当然,也没有了爱。

但还有一点必须说明。《霍乱时期的爱情》最后一章,他们在船上挂着标志霍乱的旗帜,在那条被人类糟蹋污染的河上来回游弋的描写,表达的并非爱情最终战胜一切,而是揭露了人类的凄凉境遇——爱没有世俗存在的理由,生命的残酷规律更能摧残一切。当然,马尔克斯并不对爱情绝望。

就像书里的话“我对死亡感到惟一的痛苦,是没能为爱而死。”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mip.zidianfy.com/kepu_6011/
网友关注科普知识
精品推荐
热门科普知识推荐
  • 百家姓
  • 科技前沿
  • 小学生常用歇后语
  • 结婚对联
  • 优生优育
  • 探险故事
  • 居室对联
  • 校园鬼故事
  • 青海方言
  • 经典童话
  • 澳门方言
  • 儿童笑话
  • 医疗笑话
  • 宁夏方言
  • 电脑笑话
  • 儿童谜语
  • 带水歇后语
  • 成语造句
  • 儿童绕口令
  • 词语谜语
  • 辽宁方言
  • 童话故事
  • 错别字
  • 英语谜语
  • 庆贺对联
  • 猴年对联
  • 华北地区方言
  • 成语故事
  • 牛年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