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科普知识 农业科普 水产 贻贝的养成技术

贻贝的养成技术

更新时间:2025-02-21 06:26:17

贻贝(又名紫贻贝)。在分类上隶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柱目,贻贝科。分布于我国黄、渤海。现南移到我省甚至福建省沿海养殖。肉鲜美可口,有海中牛乳之称。加工成的干品叫淡菜。

一、生活习性

贻贝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能在-2—28℃的水温中生活,适宜生长范围为13—26℃。足丝分泌以10℃时最为旺盛。

贻贝对干露和日晒有相当的抵抗能力。夏季气温在27—30℃的情况下日晒一天,露空阴干可达二天。冬季气温在-5℃的情况下,露空阴天可达5天之久。

贻贝的适盐范围亦很广,在盐度6‰以上的海水中均能生存。较适宜的范围为17.6—24.2‰之间。

贻贝对赤潮、污水等不良环境亦有很强的抵抗能力。在一些油渍、污水影响较重的码头,港湾,其它生物几乎难以生存,但贻贝仍能照样生活。在黄、渤海甚至还有因贻贝繁生堵塞管道事件。

贻贝一生中有两个明显阶段,一是自受精卵发育至担轮幼虫,直至变态附着之前这段时间,是借助游泳器官“面盘”上的纤毛和鞭毛在水中营浮游生活;二是变态附着的由足丝营附着生活。

贻贝属于被动滤食,食物主要是浮游硅藻、甲藻和有机碎屑。

贻贝在一年中有2个繁殖盛期,在浙南分别为5—6月份和10—11月份。另外贻贝一生中存在着雌雄同体和性变现象。

二、养成技术

虽然贻贝人工育苗技术已掌握,但由于北方贻贝苗种价格低廉,目前养殖用苗主要是从北方采自然苗来解决的。

1、种苗运输:苗种运输一般采用低温干运法。低温温度控制在5℃左右,效果甚好。

2、养殖海区选择:贻贝养殖的海区要选择在风浪不大,流缓,透明大,单胞藻饵料生物丰富的区域。目前一些地方将贻贝与海带或羊栖菜等藻类混养效果很好。

3、包苗:将贻贝苗从附苗器上扒下均匀地包附在养殖苗绳上进行养成为商品贝出售。具体步骤是:将贻贝苗从附苗器上扒下,按大小规格分档后,在设有凹形的半爿竹筒或半管状物上铺放筛网网片,将贻贝苗均匀地散放其上,再放上养殖用苗绳包紧缝实后,挂下海。约经一星期贻贝苗就能分泌出新的足丝附着。这时拆去筛网网片就可养殖了。

三、收获

贻贝的收获季节是跟性成熟相一致的,也就是说贻贝性腺成熟时最为肥满,这时即可收获鲜售或蒸熟去壳晒成干品—淡菜。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mip.zidianfy.com/kepu_7542/
网友关注科普知识
精品推荐
热门科普知识推荐
  • 蛇年对联
  • 手机笑话
  • 成语谜语
  • 睡前故事
  • 暴风雪里的夏天
  • 歇后语-艰难类
  • 词语谜语
  • 致富指南
  • 友情故事
  • 综合谜语
  • 爱情故事
  • 学习谚语
  • 绕口令大全
  • 名胜古迹对联
  • 园林花卉
  • 爱情笑话
  • 春节对联
  • 中华五千年
  • 成人谜语
  • 智慧故事
  • 电脑笑话
  • 对联技巧
  • 字谜
  • 团结合作的谚语
  • 云南方言
  • 真实鬼故事
  • 常用歇后语
  • 一千零一夜
  • 民间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