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科普知识 自然科普 人与自然 海南虎斑重现广东

海南虎斑重现广东

更新时间:2025-02-20 20:03:13

近日,一种极度濒危鸟种---海南虎斑?在广东韶关车八岭国家自然保护区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海南虎斑,是世界上公认的鸟类濒危物种,该鸟因第一个模式标本于1899年采自海南岛的五指山而得名。该鸟的形体和大小都近似鹭,嘴长、颈长、脚长,上体黑褐色,并具有白色斑点,眼后有一条白色条纹向后延伸至耳羽上方,以鱼虾、小螺、昆虫为食。虎斑?昼伏夜出,从被人发现到失踪,其生活习性一直鲜为人知。由于虎斑?鸟数量又极为稀少,因而被称之为"神秘鸟"。

这种被称为"世界上最神秘的鸟"虽然只是偶尔露真容,已立刻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神秘的海南虎斑?再度被发现"的消息被联合国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报道后,引起了专家学者浓厚兴趣。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两批来自世界各国的鸟类专家和鸟类爱好者赶到车八岭"一睹为快"。前天一个由来自美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20多名专家组成的考察团彻夜不眠等候海南虎斑?的出现,当他们看到这种珍稀鸟类时激动不已,又唱又跳,狂欢了起来。

海南虎斑(Gorsachiusmagnificus)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已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亚洲鸟类红皮书以及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据文献记载,这种鸟只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我国浙江、福建、海南等地的山区被发现过,然而数十年来几乎再无这种鸟的任何踪影。据国外有关专家分析,海南虎斑?的濒危程度可能更甚于朱?。

海南虎斑?又名海南?,分属鹳形目、鹭科、虎斑?属。它的数量一直很少。1929年,中山大学生物系曾在位于广西中部的金秀大瑶山采到该鸟的标本,这是广西90年代以前唯一的纪录。60年代初期,华南动物考察队曾在海南作过多次调查,时间长达数年,也仅在中部山区采到了两只标本。此后一直再没有关于该鸟踪迹的报道。

1990年以来,国内外专家曾经先后在广西隆安、武鸣、大明山、南宁市等地观察到海南虎斑开鸟,并发现其幼鸟。这表明在广西中南部目前尚存有一海南虎斑?种群,它们在该地区是留鸟,还在进行有效繁殖。

由于以前对该鸟的情况不了解,国家保护动物名录仅把它列为二级保护动物。在最近中国鸟类学界一次专业的研讨会上,大家一致认为海南虎斑开鸟的数量可能比朱还少。是中国最濒危的鸟类;在今后修订国家保护动物名录时,毫无疑问该将它升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海南虎斑?活动于中低山(一般在海拔400米以下)和丘陵地带森林附近的小河溪流、水库和水稻田里,在滩地上和浅水区觅食鱼虾、小螺和昆虫等,在林中树上营巢。它们一般白天隐藏,晚上出来活动,尤以晨昏活动最为频繁,但繁殖育雏期间,有时白天也出来活动觅食。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mip.zidianfy.com/kepu_8825/
网友关注科普知识
精品推荐
热门科普知识推荐
  • 东北地区方言
  • 山东方言
  • 植物谜语
  • 牛年对联
  • 羊年对联
  • 方言
  • 名人故事
  • 动物谜语
  • 夫妻笑话
  • 宁夏方言
  • 水产
  • 成人谜语
  • 汉字笑话
  • 谐音笑话
  • 交通笑话
  • 西游记歇后语大全
  • 其他
  • 同音歇后语(谒后语)大全
  • 惊悚鬼故事
  • 宗教笑话
  • 优生优育
  • 短篇鬼故事
  • 饮食健康
  • 儿童绕口令
  • 对联技巧
  • 组词
  • 地球家园
  • 特产养殖
  • 职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