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者以经术取士,士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日喻
宋 · 苏轼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樾,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槃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龠,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浮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浮没矣,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者以经术取士,士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查看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者以经术取士,士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的原文及赏析
更多关于经在第十九个字的诗句:
】登临未了斜阳暗,借白云半榻禅龛。发笑谈,论经谶,老龙惊惮,拖雨过江南。 咏雪效苏禁体作
【二煞】想着那对寒窗受苦辛,跳龙门夺富贵。九经三史从头垒,万言长策朝中献,一举成名天下知。有一日身及第,头直上打一轮皂盖,马头前列两行朱衣。
腰如弱柳,稍添些憔悴,微减动风流。芙蓉娇艳经霜瘦,怕到深秋。我嫁了
抚年云迈,悠曶奈何?天不相弃,谁实蹉跎?少研经史,纲能挈罗。
公行天理明,私意人心暗。古书读未了,世事饱经谙。图什么贪婪,名利境
【耍孩儿】你看举头日远长安近,则把这读过的经书自温。当今天子重贤臣,大开着海也似的贤门。早遂了从龙从虎风云气,稳受些滋草滋花雨露恩。这是咱逢时运,父亲呵,休错认做蚌鸣井底、鹤立鸡群。
来源链接:http://mip.zidianfy.com/zishici_16346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