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造句
1、王韬主张改革科举制度,建立近代学校教育制度。
2、我以新学说立言论,然后改制科举为立功,以高尚操守立德,成就万世不朽之功业。
3、伍湛记及第粥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了,全称“三元及第粥”,是取古时科举考试高中头名的“状元”、“会元”和“解元”的意思而命名的。
4、他年少胸怀澄清天下之大志,要实现这种抱负,在那样的政治制度下,只能走“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通过科举进入仕途。
5、班辈姓名科甲科举时间任职父。
6、作文教学也是老一套,教学生写些与他们生活不相干的东西,就象是考科举写八股一样,装腔作势,空洞无物。
7、人们对他们并没有说短道长,因为他们都是参加科举靠真本事“考”出来的。
8、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科举制的“匡时济俗”功能才能发挥出来。
9、童子科虽然是唐代科举考试中的常科,但却不为研究科举制度史者所重视。
10、他在小说中无情地揭露和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弊病。
11、只不过,这个世界考功名的方式,和白一凡记忆中的科举考试截然不同,不考经史子集,不考诗词歌赋,不考策论时文,不考八股文章。
12、这也难怪,高考本来就是件举世瞩目的大事,再加上一个颇有些科举时代流风遗韵的“状元”头衔,人们的想象力很容易就被激发起来。
13、无论你皇帝贴不贴黄榜,科举考试都是要进行的。
14、【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
15、他是贾府的继承人,是贾家的希望所在,他应该走一条科举荣身之路,以便立身扬名,光宗耀祖。
16、在古代科举考试中,因要求以这种书体应考,所以,又有“干禄体”之称。
17、你装,你继续装,十年读书就是为了这一天的成绩,居然表现出不知道,尤其是装的还这么像!“少爷,今天是科举考试看成绩的一天。
18、科举制并不是自创生即完备周密,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也曾经历了失误、挫折,甚至后退。但是,由于一代代人的薪火相传的持续努力,它一步步地完善,一步步地走向成熟。张宏杰
19、我用矫形外科举例子因为我觉得,这个比较易懂,但在其他外科手术上道理也是一样。
20、说起科举,广州有道名菜的故事也是不得不提,一说出来谁都听过,那就是三元及第粥。
21、江腾,原名江无竞,1920年出生于广东省名门望族,祖父为晚清最后一届科举考试进士江孔殷,是清末广东文坛“四大金刚”之一。
22、这就把科举的立足点放在选拔具有经纶济世之志和真才实学的天平上,从而扩大了考选名额,使一大批新进之士取代反对改革的旧官。
23、黄巢向全国发布檄文,揭露了唐朝宦官专权、官吏贪暴、纲纪败坏、科举失才等弊政,提出了“禁刺史殖财产,县令犯赃者族”。
24、越南19世纪末沦为法国殖民地,1919年废除科举,也逐渐废除了汉字和喃字(越南语文字,在汉字基础上形成),使用罗马化文字。
25、庙内设有中国科举制度陈列馆,"育才"、"兴贤"、"仰高"三座牌坊气宇轩昂,分别代表培养人才、选拔人才和对孔子的敬慕。
26、平凡少年陈风,带着地球上的诸多剑法,科举路上披荆斩棘,舞练惊世剑法,踏上了前无古人的剑圣之路。
27、虽然有众多的落第者,但在“利出一孔”的科举制度中,少数几个人所演义的成才故事,依然能够激励多数人去成就万里挑一的神话。
28、综观元史研究,人们对元代的科举考试问题进行了全方位深入探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29、明清实行科举制度,殿试后,将写有中进士者姓名的黄榜,接出午门,在鼓乐仪仗引导下,经天安门,东转出长安左门,张挂在临时搭建的龙篷内。
30、这本书的作者,是广东信宜县的进士李崇忠,他曾在四川做过小官,虽然没什么宦迹,却很擅长科举文章写作。
31、张兄家学渊源,这次肯定会中的,其实你可以凭令尊与令兄的关系萌生一官半职的为何还苦于科举?
32、刘海峰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科举考试史、教育史与高考改革问题专家,“科举学”学科的开创者。
来源链接:http://mip.zidianfy.com/科举_zaoju_482743/